第一百九十六章 霓裳生财(2/2)
并向二老解释这是女儿设计、委托外地工厂小批量生产,然后集中发货到旅途所在地的“商业模式”。
为了避免彻底沦为“服装商人”,保证旅途质量,陈娇果断决定实行“限购策略”:
每天由陈吉在固定时间(通常是晚上八点)上架一个款式,每款五件,售完即止,绝不多补。
此举非但没有劝退粉丝,反而激发了大家的热情与紧迫感,许多人看中某款衣服后,便设定闹钟,掐着表蹲守发售日。
俨然形成了一场场小型的“秒杀”活动,相关款式的预告微博下总是充满了“求保佑抢到”的留言。
如此一来,陈吉终于从繁琐的日常咨询、打包、发货中解脱出来,只需每天花一小段时间处理订单即可。
团队的旅途重心重新回归到探索与体验本身,而非卖货。
这天,他们正在一条充满民族风情的古街上闲逛,两旁是售卖各种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的店铺,木雕的窗棂、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然而,前方一阵激烈的争吵和女人的哭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祥和。在华夏,围观(吃瓜)几乎是刻在基因里的天性。
陈父陈母和陈娇都不免俗,顺着人流好奇地凑上前看个究竟。
然而,拨开人群,映入眼帘的景象让陈娇瞬间脸色一沉,周身的气息都冷了几分。
只见人群围成的圈子中央,一个身材壮硕、满面油光、浑身酒气的男子,正死死揪着一个瘦弱女人的长发,迫使她仰起头,脸上清晰的五指印红肿不堪。
男人嘴里污言秽语不绝,唾沫星子横飞,同时用脚狠狠地踢踹着女人的小腿和腹部,那女人只能徒劳地用双臂护住头脸,发出压抑的、绝望的呜咽。
目睹此景,陈娇只觉得一股掺杂着愤怒、恶心与回忆的血气直冲头顶,眼前甚至短暂地黑了一下。
原主记忆中那些黑暗痛苦的画面,冰冷的拳头、恶毒的咒骂、无处可逃的恐惧,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让她心脏一阵抽紧,拳头下意识地攥得死紧,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知女莫若母,陈母一看到女儿这副血色尽褪、眼神锐利得吓人的模样,心道不好。
立刻伸手紧紧握住陈娇冰凉的手,想将她从这令人不适的场景中拉走,生怕她受刺激过深,再次陷入过去的噩梦。
陈娇强压住立刻冲上去将那男人掀翻在地的暴力冲动,深吸一口气,转而向旁边一位挎着菜篮、显然是本地人打扮的阿姨低声询问:
“阿姨,这……这男的这么打人,怎么没人拦一下啊?就任由他这么打?”
那阿姨显然见惯了这场面,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
“那是我们街上有名的向老三!他打的是他自己老婆。这人呐,就是个混不吝的滚刀肉,平日里游手好闲,一喝点马尿(酒)就上头,逮着老婆往死里打。
不是没人劝过,拉过架,但你越劝,他当时可能停了,回头关起门来打得越凶!
觉得丢了面子,都把气撒在老婆身上!以前还有几个热血的外地小伙子看不下去动了手,把向老三揍了一顿,结果呢?
人家游客走了,倒霉的还是他老婆!被他变本加厉地折磨了好几天!
所以我们这些老街坊,现在也就只能看着,不敢劝了,不然这女娃更要遭罪啊!”
阿姨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奈与怜悯。“那就没人报警吗?”陈娇忍着怒气追问,声音有些发颤。
“报过警啊!怎么没报过?”阿姨的音调提高了一些,又赶紧压下。
“可警察来了又能怎么样?人家是两口子,清官难断家务事。警察来了,训他几句,让他写个保证书,他当时点头哈腰保证得好好的,态度那叫一个诚恳。
可警察一走,他清醒的时候还好点,一旦喝了酒,或者心情不顺,还不是照打不误?
我们报了几次警,后来警察都认得他了,也找他谈过话,可没用啊!这属于屡教不改,但又够不上每次都拘留判刑,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