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公民义务(2/2)
眼前会出现依据基因数据1:1精确模拟出的、潜在基因提供者成年后的全息虚拟形象,栩栩如生。
当陈娇“站”在这个由无数高大英俊、各具特色的男性虚拟形象构成的“广场”上时,一时间竟有些眼花缭乱,难以抉择。
“这也……太难选了吧?”她不禁在心里感叹。
最初的茫然过后,她定了定神,开始认真筛选。
不知怎的,师父和渊那张风华绝代、清冷出尘的面容浮现在她脑海中。
她心念一动,尝试在系统中输入师父的大致容貌特征作为筛选模板,进行模糊匹配。
最终,在浩瀚的基因库中,她找到了一个容貌与师父相似度接近60%的虚拟形象。
这已经是所有选项中相似度最高的了。虽然远不及师父本尊的绝世风采。
但那份隐约的神韵,尤其是眉眼间的清冷疏离感,让陈娇感到一丝莫名的亲切与满意。就是他了。
在最终确认选择前,基因库系统会向被选中的基因提供者发送通知。
对方有权查阅选择方的基本非隐私信息(如年龄、职业、健康状况等),并拥有同意或拒绝的权利。
不久后,陈娇收到了对方同意的回复,并且对方还通过基因库提供的加密通讯渠道,主动联系了她。
对方名叫“凌寒”,也是一位退役士兵,比陈娇早两年退役。
在通讯中,凌寒坦诚地表示自己同样崇尚自由,无意组建传统家庭,但对履行公民义务、拥有自己的后代持开放态度。
两人沟通后,达成了一个非常“星际式”的合作协议:
共同利用彼此的基因,通过生育舱技术培育两个胚胎,成功后一人抚养一个。
陈娇选择了培育一个女孩,凌寒则选择了男孩。
流程进展得很顺利。没过多久,陈娇就收到了基因库的通知,可以“探视”正在生育舱中发育的胚胎了。
生育舱是一个充满营养液、完全透明的精密容器。
通过特定的观察窗口或是联网的实时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内部那个小小生命从细胞团逐渐分化、成长的过程。
这对陈娇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奇妙的体验。
尽管她曾用神识内视过自己孕育的孩子,但像这样以旁观者的视角,亲眼见证一个生命在体外被精心培育、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依然让她感到无比新奇和感动。
她几乎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连接网络,静静地“看望”那个代表着她女儿的小小生命。
有趣的是,凌寒也经常在同一时间上线“探视”他的儿子。
两人时常在虚拟观察室里“相遇”,从最初简单的点头致意,到后来就孩子的发育情况、未来的育儿想法进行交流。
一来二去,这两位基于“合作协议”的陌生人,竟然渐渐成了能聊上几句的朋友。
在一次交谈中,陈娇得知凌寒的住所就在邻近的星系,从他家的观景台甚至能望见陈娇所在星球反射的星光。
聊到未来孩子的养育,凌寒提出了一个建议:他打算卖掉现在的房子,搬迁到陈娇所在的“希望之锚”星球,最好能成为邻居。
这样,两个孩子可以一起长大,彼此有个伴,他们作为“父母”也能更方便地互相照应和交流育儿经验,同时又保持各自独立的家庭和生活空间。
陈娇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能有一个观念相近、同样退役出身的朋友互相扶持,共同养育孩子,似乎是件挺好的事。
他们约定,做彼此独立又互相守望的好友与邻居,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