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娱乐:一首消愁,唱哭顶级天后 > 第四十四章 华流

第四十四章 华流(1/2)

目录

封神之夜的余波,如同海啸过后的巨浪,持续地、猛烈地衝击著整个华夏,乃至亚洲的文娱圈。

第二天,当太阳照常升起时,世界,却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无一例外,都被“陈墨”、“青瓷”、“华流”这几个关键词所占据。

《人民日报》海外版,罕见地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以《一曲lt;青瓷gt;,让世界听见东方》为题,对昨晚的首唱会,进行了深度报导。

文章盛讚陈墨“以现代流行音乐为舟,承载中华传统文化之魂,完成了一次极为成功的文化输出”,並將其,定义为“新时代文艺復兴的领军人物”。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关於顾辰的,一片死寂。

那个曾经被粉丝吹上天的#顾辰新专辑销量破亿#的话题,此刻看起来,像一个无比尷尬、甚至有些可笑的笑话。

在那首被誉为“艺术品”的《青瓷》面前,那个用钱堆砌出来的“一亿”,显得如此的廉价和苍白。

顾辰的粉丝们,经歷了有史以来,最沉重的一次信仰崩塌。

她们的超话里,不再是控评和打投,而是一片茫然、爭吵和脱粉的哀嚎。

“我……我真的粉不下去了。听完陈墨的歌,我才发现,我以前追的,根本不是音乐,是寂寞。”

“別吵了!我们输了,输得一败涂地!承认吧!我们的钱,买不来才华,也买不来尊重!”

“我脱粉了。我把给顾辰打投的钱,都拿去买《青瓷》了。一块钱,买一首《青瓷》,还能做慈善,我觉得,这比买一百张《c-popkg》,更有意义。”

无数的粉丝,开始倒戈。

《青瓷》这张“一元专辑”的销量,以一种滚雪球的方式,疯狂增长。

一天之內,便轻鬆突破了两亿大关!

这个数字,不仅创造了华夏数位音乐的销量新纪录,更创造了一项世界级的慈善纪录。

“平凡之光”医疗基金会的帐户上,那不断跳动的数字,让所有工作人员,都看得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钱,这是两亿颗善良的心,匯聚成的,足以拯救无数家庭的希望之光。

而顾辰的王座,则在这场堪称民心所向的洪流中,彻底崩塌了。

首先发难的,是资本。

那些曾经將他捧上神坛的品牌方,纷纷开始与他撇清关係。

“顾先生,关於我们下一季度的代言合同,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一下。”

“抱歉,顾辰先生,您华流之王的形象,与我们品牌低调奢华的定位,可能不太相符。”

紧接著,是平台的背刺。

“企鹅音乐”悄无声息地,將顾辰新专辑的首页推荐位,换成了陈墨的《青瓷》首唱会回放。

甚至,连“华流”这个音乐分区的封面人物,都从顾辰,换成了陈墨那张身著中山装,手持摺扇的写意照片。

墙倒眾人推,鼓破万人捶。

这就是名利场,最真实的法则。

保姆车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王姐看著手机上,那些解约通知和负面新闻,脸色铁青。

而顾辰,则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蜷缩在角落里,双眼无神,脸上那精致的妆容,都遮不住他那灰败的脸色。

他想不通。

他明明拥有一切——最顶级的资源,最忠诚的粉丝,最强大的资本。

为什么,会输给一个“泥腿子”出身的陈墨

为什么,他用上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王座,会被一首“一块钱”的歌,轻易地推倒

“王……王姐……”他颤抖著声音,问出了那个他最害怕的问题。

“我……我是不是,要完了”

王姐看著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丝无力感。

她知道,顾辰,作为一个流量符號,他的生命周期,已经结束了。

市场,不再需要他了。

资本,也即將拋弃他了。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中,最后一丝挣扎,也熄灭了。

“小辰,”她平静地说道,“我们,去跟陈墨……道个歉吧。”

陈墨没有等来顾辰的道歉。

他等来的,是一封比任何道歉,都更有分量的“邀请函”。

一封,用烫金的国徽作为信笺抬头,由“华夏文化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出的,红色邀请函。

当李薇將这封信,郑重地交到陈墨手上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见惯了大场面的沈清歌,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邀请函的內容,简洁而庄重:

“尊敬的陈墨先生:

鑑於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兹定於下月初,在法国巴黎罗浮宫,举办东方神韵华夏文化交流周活动。

特此,诚挚地邀请您,作为本次文化周的华夏青年文化推广大使,率领您的团队,前往巴黎,在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前,举办一场《青瓷》中法文化交流音乐会。

让世界的舞台,听见东方的声音。

我们,拭目以待。”

落款,是两个鲜红的、沉甸甸的印章。

罗浮宫!

文化推广大使!

官方认证!

这封邀请函,字字千钧!

它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或者艺术上的认可。

它代表的,是国家这个最高层面的,对於陈墨,对於《青瓷》,对於他所引领的这股“新华流”,最至高无上的肯定!

“我……我的妈呀……”王海看著那封信,激动得差点当场跪下。

“墨子!咱们……咱们这是要为国爭光了啊!”

李薇也激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一名资深的从业者,她太清楚这封信的分量了。

这意味著,陈墨,已经从一个艺人,一个明星,真正地,蜕变成为了一个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名片!

这是一种,任何流量,任何数据,任何资本,都无法撼动的地位!

沈清歌看著陈墨,眼中,充满了骄傲与爱慕。

她知道,她的男人,正在飞向一片,她也从未企及过的,更广阔,也更崇高的天空。

而陈墨,拿著那封沉甸甸的邀请函,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自己刚穿越过来时,在那个小酒吧里,为了五百块钱的打赏,而唱著口水歌的窘迫。

他想起了,在《天籟之声》的舞台上,他用一首《浮夸》,撕裂虚偽王座的癲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