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时空信息传递实 > 第189章 能量需要有一个去处

第189章 能量需要有一个去处(2/2)

目录

“接收室接收到了目标信号!

指示灯亮了!”

也不知道是谁的一声惊呼,让所有人都凑到了屏幕前,看着摄像头里面那一个晾着绿色光点的信号灯。

“这是基于光子纠缠的跨空间定向信息传递技术?

是不是我们只要在真实世界内,准备上这样两套装置,就能够无视空间的阻隔和光速的限制,进行超光速通讯?”

“可是这个能级需要也太高了吧。

瞬间的脉冲能级达到了20万V才能传递一个光子?

将它用在远距离通讯上,那不是又回到了电报时代,一个字符的传递就要上百万了。”

“你没听说么?

科学岛那边的核聚变装置好像取得了重大突破。

等到核聚变发电厂普及,能级就不是问题了。”

在一众实验室人员兴奋的交谈声中,杨教授和李夏眉头紧锁的看了眼时钟。

“实验失败了么?”

会议室内,一群人拿着刚才的实验数据,一点点进行排查分析。

没一会就有人发出了疑问。

“杨教授数据好像出错了?”

“怎么了?”

“根据数据上的时间轴进行计算。

信号接收装置在我们光子发出前的0.2秒接收到了信号。

我们还没开始,它就有了结果?”

研究员的话让杨教授来了精神。

将相关的数据导出,写在白板上。

这里的时间计算就要从李夏按下信号发射装置后,装置启动的第一时间,在计算距离,电阻,光速,来判断整个信息传输的时间。

当杨教授将所有的信息都写在黑板上后,李夏瞄了一眼后,咧嘴一笑。

“看来实验成功了?”

每一会等自己亲手将时间计算出来,杨教授看着眼前的数据,也是有些意外。

“提前了0.2秒。

光子在我们发射出去前,它的映射纠缠,就让另一个时空的信号接受装置接受到了它?”

“这可能么?”

面对会议室内研究院一个个茫然的眼神,杨教授放下手中的马克笔后,轻轻一笑。

“可不可能,在实验一次不就知道了么?”

杨教授的话让在座的所有人精神一震,好像眼前正在有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牌在向他们招手。

“准备调整实验。

在信号发射端加装上光子探测器,解析光子出发时的量子态。

在信号接受端加装偏振片组,将夹角设为φ。

观察光子的动态电磁矢量。”

“额,杨教授。。”

“怎么了?”

“我们高能脉冲场实验室没有这些设备。

真要进行实验调整,可能需要重新筹备一间实验室才行。”

“额。。是我的疏忽。”

面对强磁场研究中心负责人的尴尬反馈,杨教授笑着拍了拍额头。

“原本还以为会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实验。

现在看起来,好像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

小夏,待会你拿着资料跟我去一趟科学院,我给你申请一个实验室下来。”

2018年初,一篇名为离散时空论文横空出世。

论文的二作杨教授的大名,让这篇论文第一时间登上了全球各大学术周刊的首页。

而论文一作的秩名却是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

又长大一岁的李夏,如今越发出众高挑。

长久以来的学习与实验,让她的身上围绕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让人第一次见面都会下意识忽略她本身的年龄,形式风格也变的越来越直接。

从实验室回家后,李夏有些不耐的看着她的妈妈,连一旁打算的外公,也被李夏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了他劝阻的话语。

“你们到底愿不愿意支持我的研究?”

刚刚返回家中没多久,面对匆匆而来,摆出她面前的协议和一直冷着脸的李夏,李慧琴也是万分头疼。

“你这两年为了你这个什么实验,整天待在实验室里,家都不知道回!

心理专家组的人都说你现在的状态不对,需要休息。

现在论文也发表了。

你就不能消停一段时间!

知不知道我和你外公都很担心你。”

“我很好,不需要你们担心。

这项研究很重要。

如果不尽快开始,时间就不够了!”

“这种基础性前沿物理研究,就是早两年和晚两年又有什么区别!”

看着一言不发的李夏,李慧清有些头疼的叹了一口气。

“是因为宋宁是么?

他不在,让你连家都不想回了?”

“不要跟我提他!”

李慧清不说话还好,她的话一出口,李夏猛的站起身,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