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 第301章 南亚次大陆上也得钉钉子

第301章 南亚次大陆上也得钉钉子(2/2)

目录

南亚共和国政府率先发表声明,措辞谨慎但立场鲜明:

“密切关注葡属地区局势,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武力行动,都可能危及该地区的稳定与外国的合法商业利益。”

声明中特别强调了“外国合法商业利益”,并将南亚与西澳的投资列为其代表。

与此同时,星轮航运的数艘大型货轮,在神盾安防的武装护卫下以“保障商业资产安全”为名,无视紧张局势,如期抵达第乌和果阿主要港口摩尔穆冈港。

船上卸下的不是武器,而是大量的粮食、药品、急需的日用品,以及大批工程机械和建筑材料。

紧随其后的是由“西澳-南亚联合发展基金会”派出的工作队。他们迅速行动:

仿照海蒂模式,立即启动紧急供电项目,修复和升级当地的电网,承诺提供廉价甚至免费的电力。

同时,开始钻探水井,建设净水设施,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健康问题。

并且大规模招募当地工人,支付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参与港口扩建、道路修缮、学校医院新建等工程。

这迅速赢得了饱受殖民统治和潜在战火威胁的当地民众的好感。

环球真理报的记者团队深入果阿地区,大量报道当地的贫困现状、殖民历史创伤,以及南亚西澳投资带来的“新希望”。

质疑天竺武力解决的正当性,并渲染“国际社会(实为武氏体系)对该地区未来的深切关注”。

短短的几个月,天竺政府惊讶地发现:

他们面对的不是欢迎回归的民众,而是大量由南亚西澳基金会雇佣的当地员工组成的“请愿团”。

手持“要和平不要战争”、“保障我们的工作”的标语,温和但坚定地阻拦军队,要求保障“外来投资带来的生计”。

天竺军队的任何行动,都被环球真理报的镜头和笔尖无限放大。

任何可能损害基础设施或平民的举动,都会立刻招致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关键港口、电厂、水利设施等重要资产。

其经营权和部分产权早已通过复杂的法律文件,落入了南亚和西澳的公司手中。

这些公司受强大的“国际资本”(利安银行)和安保力量(神盾安防)保护。

天竺政府陷入了两难:武力收复容易,但彻底清除振邦集团在此地的经济存在和影响力却难如登天。

强行没收或驱逐,将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法律诉讼和商业报复,甚至可能影响其急需的国际投资形象。

最主要的还是忌惮南亚共和国那神秘莫测的“方天画戟远程防御性全球打击系统”

最终,天竺政府象征性接管行政权后,一场艰苦的谈判在幕后展开。

武振邦方面通过南亚和西澳代表展现了强大的谈判能力和底牌:

承认天竺对果阿地区的主权。

但要求承认并保护南亚西澳企业已获得的所有经济权益和特许经营权,期限长达99年;

允许神盾安防在主要资产所在地保留“必要的安保人员”;

允许南亚西澳基金会继续在当地运营其民生和开发项目。

天竺方面在权衡利弊后,最终被迫接受了大部分条件。

他们拿到了渴望已久的主权面子,但里子——该地区的经济命脉和发展主导权,却在很大程度上落入了武系的手中。

于是,果阿、第乌、达曼,这片美丽的西海岸地区,如同海蒂一样,成为了武振邦全球棋盘上又一枚深深楔入的钉子。

它毗邻庞大的天竺市场,俯瞰繁忙的印度洋航线,成为了振邦集团进入南亚次大陆的桥头堡和情报前哨。

武振邦未发一枪一弹,仅凭精准的商业布局、民生投入和舆论操控,就在天竺的家门口,打造了一个“国中之国”,为其未来的南亚战略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