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冠冕堂皇下的贩卖人口(2/2)
曹玉坤恭敬地坐在下首,将女儿曹碧莲的想法,以及自己的“补充完善”,向正在挥毫泼墨的父亲曹锦堂和盘托出。
书房内檀香袅袅,气氛看似风雅,谈论的却是如何将国家政策变为家族牟利的工具。
曹玉坤的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为人子、为人父的恳切,又带着为“国”筹谋的“远见”:
“父亲,碧莲那丫头在南亚,倒是误打误撞,接触到了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领域——国际劳动力资源配置。
当然,她小孩子家,只看得到里面的蝇头小利。”
曹锦棠并未抬头,笔走龙蛇,淡淡地“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曹玉坤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却清晰:
“目前看,南亚、西澳、乃至整个澳洲,确实存在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尤其是基础建设和资源开采领域。
他们经济发展过热,本地人口根本不足以支撑。
这是一个契机啊,父亲。”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父亲的脸色,继续道:
“如果我们能主动牵头,与澳方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劳务输出机制,这至少有几大好处:
第一,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知青的安置问题,是为国分忧。
第二,赚取宝贵外汇。工人海外务工的汇款,是国家急需的外汇来源之一,功在千秋。
第三,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们的工人在外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培训,将来回国就是宝贵的人才储备,利在长远。
第四,拓展国际影响力。这体现了我们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助力全球经济发展的担当,是重要的外交软实力展现。”
他将一顶顶高大上的帽子扣上去,几乎将此事描绘成一项利国利民的战略举措。
曹锦堂终于写完最后一笔,放下毛笔,拿起旁边的热毛巾擦了擦手,缓缓坐下,深邃的目光看向儿子:
“想法不错。但操作起来,敏感度很高。
涉及到大量人口跨境流动,政策、安全、外交,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你说的那个…天竺国?为什么先考虑他们?”
曹玉坤早有准备,立刻答道:
“父亲明鉴。天竺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极低,且刚从英属殖民地的环境下解放出来,英语有一定基础,更容易适应澳洲环境。
先从印度试点,阻力小,见效快,更容易打造成‘南南合作’的典范。
等模式成熟了,再考虑我们自己的劳动力输出,就水到渠成了。
这叫‘借船出海’,风险可控。”他巧妙地将中饱私囊的私心,包装成了谨慎稳妥的试点策略。
曹锦棠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黄花梨椅的扶手:
“嗯…‘南南合作’,‘国际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这个提法很好。
可以作为我们对外宣传的主基调。
这件事,原则上可以推动。但要把握好度。”
他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具体操作上,要成立一个半官方的、具有垄断性质的‘国际人力资源合作总公司’。
统一管理对外劳务派遣的资质审核、人员培训、合同签订、薪酬结算。
必须规范化,杜绝乱七八糟的中介搅乱市场,也能确保……嗯…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他强调“国家利益”四个字时,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