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澳洲应该再次掀起一股淘金热(1/2)
那份技术文件的理论框架如此精妙,逻辑如此自洽,每一步推导都看似无懈可击,仿佛真理就在眼前,只是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触摸它的方法。
这种每每“接近成功”的感觉,比彻底的失败更令人抓狂。
振邦集团抛出的这份经过精心修饰、剔除了“海渊之心”这一核心变量的“胡萝卜”,完美地发挥了作用。
它让普罗米修斯小组,乃至其背后的整个阿美科技界,陷入了一个无尽的追赶游戏。
他们以为看到了终点线,拼命奔跑,却不知道那条线是武振邦随手画下的,真正的终点,在另一个维度的远方。
米勒博士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偏执的光芒:
“记录所有数据!分析每一个细节!第37号证明了蓝图理论的可行性!
问题一定出在工艺或者某个未被发现的协同参数上!启动第38号原型机计划,我们需要更纯净的材料,更精确的场控!”
新的预算申请报告和更加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当晚就被起草并提交。
巨大的资源将继续像水流进沙漠一样,被吸入这个由南盟设定的技术歧途。
武振邦看着关于普罗米修斯小组“成功”的简报,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们‘成功’了。”
他对秦若雪说,语气平淡,
“接下来,他们会为了将这可怜的二十分之一性能提升到十分之一、五分之一而投入十倍、百倍的努力。而我们……”
他望向窗外,那里停着一架正在silent充电的大型无人机,
“只需要继续从海渊里,捞取真正的答案。”
这种“可控的领先”,这种用一份残缺的真理引导对手在歧路上狂奔的策略,比任何技术封锁都更加有效。
它消耗的,是对手最宝贵的时间和国力,而武振邦,正稳坐钓鱼台,享受着这由他亲手制造的时间差。
他心中恶趣味的想着,或许这是后世阿美做梦都要达到的境界吧?
“做得非常好,整个战忽局应该得到一份丰厚的奖励,我们务必要引导着科技走向,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前进,而不是倒退。”
秦若雪妙目瞟了自己男人一眼,内心也是有一丝的感慨。
当初自己所坚持的科技缓慢发展理念,早已经随着嫁给了武振邦后抛到了脑后。
目前空间的科技都已经开始向量子计算机硬件方面发展了,而行销世界的主流芯片还在可怜的16位徘徊。
作为一个严谨保守性格的她,早已被自己的男人影响的放弃了原则,并且开始更加狂热的将所有的工作热情都投入到前世未了的科研进度当中。
虽然目前秦工集团(以秦若雪为代表的阿陶罗军工园区)所掌握的科技已经达到了后世的水平,超越了这个时代半个世纪。
但秦若雪知道自己的团队应该拿出全部的精力克难攻坚,争取超过后世的科技才是王道。
武振邦注意到身边的爱人陷入了沉思,好奇的歪头看着秦若雪问道:
“在想什么?”
秦若雪展颜道:
“我在想阿美上个月也升空了一颗电星一号卫星,这是要在卫星通信领域中和我们打擂台了,我是不是应该去捣捣乱?”
“你打算怎么做?”
武振邦来了兴趣,忙不迭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