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风雨如晦砺甲衣(1/2)
朝堂之上的暗流,终究化为了实质的波澜。
一封由数位御史联名的奏章,被呈递至御前。
奏章中虽未直言萧景珩之名,却以“近日京中多有商贾假借慈善之名,行聚众结社之实,其势日炽,恐非国家之福”为由,矛头直指“锦绣同盟”及其背后的“金缕记”。
弹劾重点在于“聚众数千,阴蓄势力”、“女子干政,牝鸡司晨”,并隐晦提及“或有勋贵为其张目,内外交通,有违祖制”。
消息通过萧景珩的渠道,第一时间传到了沈清辞耳中。
她并未惊慌,反而有种“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的平静。
她深知,这是同盟成长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考验,躲不过,唯有直面。
“蕙质堂”核心成员再次被紧急召集。
与上次应对商业打压时的凝重不同,此次众人脸上除了忧虑,更多了几分同仇敌忾的坚毅。
她们的利益、尊严乃至未来,都已与同盟紧密捆绑。
沈清辞端坐上位,目光沉静地扫过众人:“诸位,风雨已至。此番非是商战,而是政争。彼等欲加之罪,无非‘聚众’、‘女子干政’。”
秀珠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我等女子凭手艺吃饭,聚在一起是为了互相扶持,精进技艺,何来‘阴蓄势力’之说?难道只有他们男人可以开商会、建行帮,我们女子便连在一起做活计都不行吗?”
严女官历经宫廷风雨,此刻显得格外冷静:“东家,老身以为,当务之急有三。其一,立即梳理同盟所有名册、账目、章程,确保清晰无误,无任何可供人指摘‘结社营私’的把柄。其二,同盟所有公开活动,需更加注重规范,避免任何可能被曲解为‘聚众滋事’的言行。其三,”
她顿了顿,看向沈清辞,“需寻得能在朝堂之上,为我等发声之人。并非倚仗权势,而是陈诉事实,辩驳污蔑。”
沈清辞赞许地点点头:“严姑姑所言极是。章程、账目,乃我等立身之基,务必滴水不漏。对外,一切照常,甚至要比往常更加合规中矩,让人挑不出错处。至于朝堂发声……”
她微微蹙眉,这并非易事。
同盟虽结交了一些开明官员的家眷,但能在御前直言者,少之又少,且极易被归为“皇子一党”,反而授人以柄。
就在众人苦思对策之际,沈清辞脑海中灵光一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我们不必执着于在‘是否结社’这一点上与对方纠缠。”
众人皆露疑惑。
她继续道:“他们攻击我们‘聚众’,那我们便‘化整为零’。我提议,将‘锦绣同盟’的名义暂时淡化,强化各成员店铺、工坊的独立性。对外,不再强调‘同盟’,而是突出‘金缕记’品牌下的合作匠人、‘蕙质堂’作为技艺传授学堂的性质。同时,将之前由同盟统筹的部分互助职能,如下单、质检标准推广、部分原料采购等,转化为一套公开的、任何合作者皆可自愿参照执行的‘《金缕记合作规范》’。”
此计一出,满座皆惊。这无异于将已经凝聚起来的力量,在形式上重新打散。
秀珠急道:“东家,如此一来,我们辛苦建立的同盟,岂非名存实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