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暗黑西游:行者之狱 > 第6章 轮回开端的异样与残痕催生的系统漏洞

第6章 轮回开端的异样与残痕催生的系统漏洞(1/2)

目录

灰白的雾笼罩着三界。混沌钟壁垒的淡蓝光变得柔和,像一层薄冰,覆盖在天际线上。地面依旧是平整的灰白,没有尸骸堆的痕迹,没有宝库的凹陷,连流沙河的河床都变成了灰白的平面,只有风掠过地面时,会卷起细小的灰粒,露出底下隐约的红痕——是孩子抱着布偶走过时留下的,被灰白的表层浅浅盖住,像藏在雪下的火种。

空气里还残留着净化波的金属味,混着一丝极淡的甜腥,是蟠桃核里未散的余温。那枚蟠桃核躺在灵山旧宝库的位置,核上的牙印已经淡了些,却依旧泛着浅粉的光,光丝顺着地面的细缝往下渗,钻进地脉里,像一条细小的线,连接着三界的各个角落。

灵山残痕的低语

孩子抱着布偶,坐在混沌钟壁垒的阴影里。布偶残绒上的红光已经淡成了浅粉,却依旧能感觉到暖意,贴在胸口,像揣着一颗小小的心脏。他看着远处的长安方向,那里升起了淡灰的烟,是新的人间开始活动的迹象。布偶突然轻轻动了一下,残绒上的红光指向灵山深处,那里有一点暗蓝的光在闪烁——是沙僧的骷髅碎片,它们聚成的光点正朝着孩子的方向飘来,光点里裹着极淡的蓝雾,是最后一缕冤魂的气息。

“你们是来跟我一起等的吗?”孩子伸出手,光点落在他的掌心,蓝雾与布偶的红光缠在一起,形成一道极细的紫线,“大哥哥说,太阳在外面,我们要等着,等着有人能打破那座钟。”

紫线突然朝着地面钻去,在灰白的地面上画出一道浅痕,痕里露出一块细小的金属片——是悟空铁棍的残片,上面还沾着一点暗红的火纹。孩子把残片捡起来,贴在布偶上,残片的火纹与红光、蓝雾相融,紫线变得更亮了些,像一根小小的灯芯,在死寂的灰白里格外显眼。

他不知道,这道紫线已经顺着地脉,悄悄流向了长安,流向了花果山,流向了流沙河,流向了高老庄——那些即将诞生新“取经人”的地方,成了系统重置时,最隐蔽的“异常数据”。

长安的异样经卷

长安的朱雀大街上,新的“唐僧”正站在皇宫门前。他穿着崭新的僧袍,僧袍上绣着金线,却在领口处沾了一点不易察觉的灰——是从灵山飘来的,裹着布偶的紫线气息。皇帝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卷佛经,佛经的封皮是暗黄的,边角却泛着极淡的红,像被血浸过。

“玄奘法师,此去西天求取真经,为我大唐祈福,为朕求长生。”皇帝的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把佛经递给唐僧,“此经为引路之卷,助你早日抵达灵山。”

唐僧接过佛经,指尖刚碰到封皮,就突然缩回手——佛经烫得像刚从炉里取出来,掌心传来一阵刺痛,像有细针在扎。他低头看佛经,封皮上的“经”字突然变得模糊,隐约出现了另一个字:“囚”。这感觉只持续了一瞬,再看时,佛经又恢复了正常,只是掌心还留着刺痛感,像留下了一道无形的印。

“法师为何犹豫?”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莫非不愿为大唐效力?”

“不敢。”唐僧定了定神,把佛经抱在怀里,却刻意让佛经离胸口远了些——他总觉得这卷经里藏着什么,让他莫名地抗拒,不像其他僧人那样,对佛经充满敬畏。这抗拒没有理由,却异常强烈,像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他不知道,这是布偶的紫线气息沾在僧袍上,影响了他对佛经的感知——第八卷里“唐僧对所有佛经产生免疫”的漏洞,从这一刻,已经埋下了种子。

离开皇宫时,唐僧路过金山寺。寺里的和尚正在进行祭祀,香火缭绕,却飘着一丝极淡的甜腥,和灵山蟠桃核的味道一模一样。一个老和尚递给唐僧一杯“祈福水”,水的表面泛着极淡的绿,像之前净化波的颜色。唐僧接过水杯,刚要喝,水杯突然裂开一道缝,水洒在地上,在青砖上画出一道浅红的痕——是布偶的红光气息,让水产生了异常。

“奇怪。”老和尚皱了皱眉,“这杯子是高僧开过光的,从未裂过。”

唐僧没说话,只是把杯子递给老和尚,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他总觉得,这次取经,和佛经里写的“救赎之路”,不一样。他甚至在闭眼时,能看到模糊的画面:一堆金色的碎片,一根插在光里的铁棍,一个抱着布偶的孩子……这些画面一闪而过,像一场荒诞的梦,却让他心脏发紧。

花果山的裂痕金箍

花果山的山顶,一块巨石突然裂开。石猴从裂缝里跳出来,身上裹着淡淡的金光,像原着里写的那样,天生带着灵气。他蹦跳着跑到水帘洞前,众猴围着他,喊着“大王”,热闹得像一场早已编排好的戏。

不久后,一个老道士拿着一顶金箍,来到花果山。“此为紧箍,能助大王修心,日后随取经人西行,成正果。”老道士的声音平淡,眼神却像在看一件“商品”,把金箍递给石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