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信任之托(2/2)
这话看似是提议,实则是将一部分原本属于副将的协调权限,主动让渡给了沈清辞——要知道,统筹各营巡逻与预备队,意味着可以直接调动其他营的兵力,这是只有核心决策层才能拥有的权力。
沈清辞没有推辞,她知道此刻推辞便是辜负信任,当即抱拳道:“末将领命!定当尽心尽责,不让敌军有可乘之机。”
会议结束后,几位老将没有立刻离去,反而围了上来,有的请教阵型优化的细节,有的询问哨卡联动的节奏,态度恳切又认真。沈清辞一一耐心解答,时而在舆图上标注,时而用手比划战术动作,从容不迫间,已然成了帐内的“核心”之一。
这一切,都被站在角落的秦岳看在眼里。他自始至终没有多言,只是靠在帐壁上,手中把玩着一枚青铜令牌,深邃的眼眸里情绪复杂难辨。
他为沈清辞的成功感到高兴——野狐岭一战,他虽只是驰援,却也亲历了那场凶险的伏击,深知沈清辞的战术有多精妙、决断有多关键。看到她赢得全军认可,他甚至有一丝莫名的“与有荣焉”。可与此同时,那份关于沈清辞身份的疑云,也随着她愈发耀眼的光芒,变得愈发浓重。
秦岳见过的“世家子弟”不计其数,有骄纵蛮横的,有文弱怯懦的,也有故作勇武的,却从未见过像沈清辞这样的——她既有领兵作战的智勇,又有身处军营的沉稳,可偶尔流露出的细微习惯,却又与军营的粗犷格格不入。方才接受赞誉时,她微微垂下眼眸,长睫在烛光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那一瞬间的神态,竟带着几分女子般的羞赧与克制;还有她握笔时的姿势,指尖修长、力度轻柔,与常年握刀的将士截然不同。
“靖安侯次子”,这个身份真的能解释这一切吗?秦岳心中充满了疑问。若她真是侯府公子,为何此前在京城从未有过半点名声?为何她身上总有一种刻意隐藏的细腻与优雅?这些疑问像藤蔓一样缠绕在他心头,让他愈发想要探寻真相。
他不动声色地退出帅帐,夜风吹来,带着北境特有的寒意,却没能吹散他心中的思绪。他抬头望向京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京中的调查必须加快,他不仅要知道沈清辞的真实身份,更要弄清楚,这份“突然出现”的将才,背后是否还藏着其他秘密。他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北境的安稳,是为了靖安侯大军的安危,可心底深处,却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提醒他:或许,还有一些连他自己都未曾明晰的私人关切。
沈清辞没有沉浸在赞誉与信任中。她很清楚,军中的信任如逆水行舟,建立不易,维持更难,唯有持续的功绩与严谨的态度,才能守住这份认可。
回到第七营驻地时,已是深夜。营区内灯火通明,士兵们还在整理缴获的物资,擦拭甲胄与兵器,脸上满是兴奋。看到沈清辞回来,络腮胡第一个迎上来,嗓门洪亮:“将军!弟兄们都等着您呢!您这次可得给咱们讲讲,您是怎么预判出胡人的路线的?”
沈清辞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先不急着说这些,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她直接走进主营,让人铺开舆图,召来“黑鸦”及各队队长,开始部署赵磐托付的防务工作:“从明日起,‘黑鸦’率部进驻老鹰沟,在那里设三道暗哨,重点监控黑风谷方向的动静;络腮胡你带一百人,负责巡查驼铃道至乱石坡的路段,每日往返两次,遇敌即发信号;另外,从各队抽调精锐,组建一支两百人的预备队,由我直接统领,驻扎在狼啸峪西侧,随时准备驰援。”
命令下达得清晰明确,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众将领齐声领命,没有半分迟疑——以往沈清辞布置任务时,偶尔还会有人私下议论“公子哥不懂军务”,可如今,所有人都对她的决策深信不疑。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几乎没有合眼。她亲自去老鹰沟勘察地形,确定暗哨的最佳位置;跟着巡逻队走了一趟驼铃道,摸清沿途的险隘与隐蔽处;还亲自挑选预备队的士兵,手把手教他们应急战术与信号传递方式。各营对她的统筹安排也十分配合,抽调兵力、调拨物资时,从未有过滞涩,连以往对第七营有些“不服气”的第三营,都主动送来二十匹战马,说是“支援预备队建设”。
第七营的士兵们更是士气高涨。走在大营里,听到其他营的士兵称呼“沈将军”时,他们总会挺直腰杆,脸上满是自豪;训练时,哪怕是最枯燥的队列练习,都没人抱怨——他们知道,自家将军赢得了全军的认可,而这份认可,也成了他们每个人的荣耀。
夜幕再次降临,沈清辞独自坐在灯下,手中拿着一支狼毫笔,在舆图上标注着最新的哨卡位置。烛火跳动,映着她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眸。野狐岭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前路的挑战远比想象中更艰巨:乌勒术的主力还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起新的进攻;黑鹰商队的谜团尚未解开,他们与乌勒术之间是否有勾结,至今仍是未知数;京城姐姐传来的信里,还提到了朝中有人对北境大军“虎视眈眈”,怕是要在粮草补给上做文章。
她的手指轻轻落在舆图上的“黑鹰谷”——那里是黑鹰商队的必经之地,也是解开谜团的关键。如今有了军中的信任与权力,她终于可以着手调查此事了。只是,秦岳那探究的目光,始终像一根弦,紧绷在她心头——她不知道秦岳查到了多少,也不知道这份“女扮男装”的秘密,还能隐藏多久。
窗外,北境的星空格外璀璨,却也格外冰冷。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狼毫笔放下,站起身走到帐边,撩起帘子望向营区。远处,士兵们的篝火还在燃烧,偶尔传来几声巡逻士兵的喝问,一切都显得平静而安稳。
她知道,这份平静只是暂时的,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但此刻,她不再是孤军奋战——她的身后,有信任她的将领,有愿意为她拼死的士兵,有可以托付后背的同袍。这份来自同袍的温暖,像一束光,驱散了北境的寒意,也给了她无穷的勇气。
沈清辞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纹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前路纵有千难万险,她也会一步一步走下去——为了北境的安稳,为了数万将士的性命,也为了守护自己心中那份未说出口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