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精神侧写(2/2)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林默大脑深处的嗡鸣响起。并非物理声音,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震颤!与此同时,头盔内部流转的蓝光猛地一暗,仿佛被什么东西瞬间吸走了一部分能量!全息屏幕上的波形图出现了极其短暂的、非自然的“塌陷”和“毛刺”,紧接着又恢复了剧烈的波动。
“嗯?”刘波眉头紧锁,迅速检查设备,“共鸣仪能量输出出现0.7%的异常波动?设备自检……未发现硬件故障。难道是刚才他的精神冲击太强,导致局部过载?”他疑惑地看向周静湖。
周静湖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无比!她刚才清晰地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异常——不仅仅是设备能量的异常流失,更重要的是,在那一刹那,林默的精神波动核心深处,似乎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但绝对存在的“空洞”!仿佛有什么东西盘踞在那里,本能地、贪婪地吞噬了那一丝用来探测的精神共鸣能量!虽然它吞噬的量微乎其微,速度快得几乎无法捕捉,并且立刻完美地伪装成剧烈精神波动的一部分,但周静湖那经过千锤百炼的精神感知力,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一丝不协调!
林默本人只觉得在雪原影像出现的瞬间,胸口似乎极其轻微地悸动了一下,这感觉诡异至极,让他不寒而栗,精神波动更加混乱。
周静湖看到此时的林默精神波动极其混乱便对刘波说:“可能是瞬时精神冲击过强导致的设备扰动。记录下这个异常点,稍后分析。继续。”
刘波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做。接下来,他们又模拟了星空祭坛的肃穆感、蘑菇森林的奇异生机,甚至尝试模拟了一丝极其微弱、经过高度稀释和处理的“金甲守卫”的杀伐威压(基于林默的描述和盔甲碎片残留气息的推测)。林默对祭坛表现出敬畏和好奇,对蘑菇森林的警惕与第一次测试类似,而对那模拟的威压,则表现出了强烈的、源自本能的恐惧和应激反应。
整个测试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当头盔被取下时,林默感觉精神有些疲惫,仿佛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搏斗。
“辛苦了,林默先生。测试数据很有价值。”周静湖恢复了平静无波的表情,示意他可以休息了。她和刘波带着记录设备,迅速离开了隔离室。
一回到分析室,何亮和李晓早已等在那里。
“怎么样?”何亮直接问道。
刘波迅速调出数据:“基础精神频谱强度远超常人,稳定性高,情绪反应模式清晰。对安全环境适应良好,对恶劣环境和负能量表现出高度警惕和排斥,对生物威胁和已知的高危目标如金甲守卫模拟威压,反应极其强烈且迅速,战斗本能突出。这些都与他强大的身体素质相匹配。但是……”
他调出了冰原模拟那段的数据,放大了那个异常波动点:“在模拟冰原环境,触发他强烈负面回忆时,设备记录到一次微小但无法解释的能量流失和波形畸变。设备自检无故障,初步判断可能是他当时精神冲击过于剧烈,引发了某种罕见的、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精神过载反噬’现象?”
周静湖走到全息屏幕前,手指点在那个波形畸变点上,她的声音带着探究:“这个异常点确实存在。在那一瞬间,我的精神感知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空洞’感,那一丝探测能量也随之消失。及其微弱并且一闪即逝,快到我无法确认其形态,更无法判断性质。仪器更是毫无反应,仿佛那点异常只是背景噪音。”
何亮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扫过数据和林默的影像:“冰原生还的疑点……徐大勇的战力评估报告显示,以他当时表现出的实力,在那种环境下被群狼围攻,生还概率极低。现在精神侧写又捕捉到无法解释的瞬间异常……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李晓接口道,语气冷静而务实:“何亮,周静湖,我理解你们的疑虑。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充满了远超现有科技和认知范畴的未知与奥秘。位面碎片、异界能量、各种匪夷所思的生命形态……这些本身就是颠覆性的存在。林默的‘睡梦穿越’模式本身就打破了我们所有的记录和理论模型。那么,在那样一个充满未知规则的冰原秘境中,发生一些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探测的变故,导致狼群莫名退去,这难道不是完全可能的吗?”
她看向何亮,眼神坚定:“我们501局的核心使命,是保障国家与人民的安全,维护现实世界的稳定。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林默本身是否可控,他带回的物品是否有危害,他的能力是否会对现实造成威胁。至于他在某个特定秘境中遭遇的、一个无法复现、无法探测、且目前看来并未造成后续负面影响的‘未解之谜’……我们是否需要投入无上限的资源,去刨根问底?”
周静湖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李晓说得有道理。那个瞬间的异常,就像冰原上突然刮过的一阵无法解释的怪风。它可能蕴含某种未知力量,也可能只是多重复杂因素叠加下的巧合。目前仪器毫无反应,林默本人也语焉不详或者他确实不知情,强行深究,不仅效率低下,更可能引发目标不必要的对抗和警惕,甚至干扰我们对真正关键信息——他的穿越机制和身体变化——的把握。”
何亮沉默着,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桌面。他当然想知道冰原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知道林默身上是否还藏着更深的秘密。但作为501局的资深负责人,他更清楚机构的行动边界和优先级。李晓和周静湖的提醒将他拉回了现实。
“呼……”何亮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的锐利被一丝务实的疲惫取代,“你们是对的。我们的职责是守护,不是充当全知全能的神只。有些谜团,或许注定要笼罩在未知的迷雾中。只要它不威胁到现实的安全,我们不必,也无法穷尽所有的问为什么。”
他做出了决断:“冰原狼群撤退的原因,列为‘低优先级待观察项’,记录归档,不再投入额外资源深究。重点转向我们能掌控和必须掌控的方向。”
他看向全息屏幕上的林默,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有力:“通知‘徐大勇’,暂停对林默的一切高强度刺激测试。目标‘梦中秘境’的优先级不变,但观察重点调整:
第一持续监测其‘睡梦穿越’的触发规律与目标秘境。
第二深入研究其身体强化机制及潜力上限。
第三评估其可控性、心智稳定性及对现实规则的认同度。
第四对其带回的任何物品进行最高等级的安全评估与封存。
第五维持最高级别隔离观察,但提升生活保障等级,尝试建立初步沟通渠道。”
何亮的目光扫过周静湖和刘波:“至于那个精神侧写捕捉到的瞬间异常……保持监测,但暂不采取针对性行动。将其视为林默身上众多未解特性中的一个,纳入对他的整体风险评估模型。记住,我们的底线是:确保他本人和他带回来的‘东西’,不会成为我们身后这片土地上的灾难源头。只要这条底线守住了,其他的……可以容后再议,甚至容‘未知’存在。”
“明白!”李晓、周静湖和刘波齐声应道。
“睡魇……”李晓看着屏幕上林默略显疲惫的影像。这个代号此刻承载了更多的含义:他是在睡梦中行走于未知秘境的旅人,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基地对他的策略,从“不惜代价破解一切”转向了更务实、更侧重于风险管控与价值引导的“观察、评估、防范”。在浩瀚的未知面前,守护的智慧,有时比无休止的探究更为重要。
代号更新,新的篇章在林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然翻开。他不再是误入秘境的“幸运号”,而是身怀巨大秘密与潜力、需要被谨慎对待的——“睡魇”。而501局,将像经验丰富的驭手,尝试驾驭这匹难以预测的“梦魇之马”,在守护的轨道上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