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黄河令出股票行(2/2)
正说着,冯三带着几个漕帮的人闯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刀:“谁也不许买!这股票就是废纸!”
韩令坤一步上前,断喉刀出鞘半寸,寒光直逼冯三:“你再说一遍?”
冯三的刀“哐当”落地。他看着周围商户愤怒的眼神,突然瘫坐在地:“俺们漕帮……以后怎么办?”
“入皇商司的漕运队。”陈琅的声音平静,“你们熟悉河道,懂行船,只要按规矩来,月钱比纤夫差不了,年底还能分股票红利。”
冯三愣住了,眼里的戾气渐渐散了,只剩下茫然。
三日后,磁州窑的炉火比往日更旺。赵普蹲在泥料堆前,看着工匠们往船钉里掺生铁——这是他琢磨出的法子,能让钉子更坚固,还能省下三成铜料。
“大人,皇商司送股票来了。”小吏捧着个木盒进来,里面装着五十张漕运股票,“陈总商说,这是给窑工的福利,年底分红能换不少米。”
赵普拿起一张,指尖拂过券面的漕船图案。他忽然想起父亲的话:“做生意和铸钱一样,得让人人都觉得值,才长久。”他咧嘴笑了笑,对着工匠们喊:“都过来领股票!好好干活,年底咱们多分粮!”
窑工们欢呼着围上来,手里的泥刀还滴着泥浆。赵普看着他们黝黑的脸上映着炉火的光,忽然觉得,这比当年在紫宸殿争枢密副使的位置,实在多了。
黄河的春水涨了,新造的漕船在浪里起伏。张五站在船头,手里攥着漕运股票,看着岸边拉纤的兄弟们——他们穿着皇商司新发的粗布短褂,号子声比往日响亮十倍:“嗨哟!往前走哟!有饭吃哟!有银赚哟!”
韩令坤骑着马跟在岸边,铁甲换成了轻便的皮甲。他看着纤夫们腰间的钱袋鼓鼓的,里面装着刚发的月钱,忽然明白柴荣让他来护榷军的用意——军纪不只在军营里,更在这一碗碗给纤夫的热粥里,在这一张张能分红的股票里。
陈琅站在州桥的酒楼上,望着漕船顺流而下,船头的“皇商司”旗帜在风中招展。杨延玉递来一封密信,是王彦超从幽云南部送来的:“契丹斥候盯着黄河漕运,见百姓争着当纤夫、买股票,竟不敢妄动。”
陈琅将密信凑到烛火上点燃,灰烬飘落在窗外的汴河里。他想起紫宸殿上赵普的质问,想起韩令坤的悔意,忽然觉得,这黄河的号子声,比任何争执都有力量。
暮色降临时,股票行的账房来报:“今日共卖出股票三千张,筹银两万贯!”陈琅望向黄河的方向,那里的号子声仿佛顺着水流飘进了汴梁,混着州桥边的叫卖声、磁州窑的锤声,成了一首新的歌谣。
柴荣的御书房里,新铸的显德通宝堆成了小山。帝王拿起一枚,又拿起一张漕运股票,对着烛光看了许久,忽然对侍立的李玄策道:“告诉陈琅,明年的新粮,要用这些股票换,让河北的百姓也尝尝分红的滋味。”
烛火跳动着,将“黄河纤夫令”的黄榜影子投在墙上,像一条奔腾的河,正朝着更远的地方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