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88章 副帅持旨入锦官 赵王对垒露锋芒

第188章 副帅持旨入锦官 赵王对垒露锋芒(2/2)

目录

石守信、高怀德等人虽不甘心,却不敢违抗赵匡胤的命令,只能愤愤地收起佩剑,坐回原位。王全斌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赵点检还算识时务。我劝你,尽快把珍宝清单交出来,否则,休怪我奏请陛下,派人彻查!”

说完,王全斌起身,不再看赵匡胤一眼,带着侍卫扬长而去。宴席不欢而散,赵匡胤坐在空荡荡的大厅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王全斌……”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给我等着,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付出代价!”

宴会结束后,赵匡胤立刻召来高怀德,语气急促:“你连夜去废弃粮仓,把里面的珍宝分成十批,每批用不同的商队运出蜀地,交给江南的私盐商。告诉他们,价格可以低一点,但一定要快,必须在王全斌查到之前,把所有珍宝运走!”

高怀德躬身应道:“末将明白!这就去办!”他知道,这些珍宝是赵匡胤的“私产”,也是他日后争夺权力的资本,绝不能被王全斌查走。

与此同时,赵匡胤又让赵光义去安抚那些被低价收购茶山的旧贵族。赵光义带着一批丝绸、茶叶,来到青城茶山的贵族府邸。“诸位大人,此前强购茶山,实在是形势所迫。”赵光义笑着说,“我大哥说了,今日特来赔罪。这些丝绸、茶叶,是一点心意。另外,我大哥还承诺,日后若赵氏掌权,定会返还部分茶山,还会让诸位大人在朝中任职,保你们家族富贵。”

后蜀遗族们本就对失去茶山耿耿于怀,如今听到“返还茶山”“入朝任职”的承诺,眼神瞬间亮了起来。“赵将军所言当真?”一位孟姓贵族急切地问。

赵光义拍着胸脯保证:“自然是真的!我大哥向来言出必行,诸位大人尽管放心。只要你们现在安分守己,不跟王全斌等人勾结,日后定有你们的好处。”

贵族们纷纷点头,当场表示“愿意听从赵氏调遣”。赵光义满意地离开,心中暗喜——这些贵族在蜀地有不小的影响力,稳住他们,就能在暗中牵制王全斌,也能为赵匡胤日后的行动埋下伏笔。

而此时的绵州西北方向,吐蕃松潘部的五千骑兵正徘徊在山林之间。他们本是受后蜀之邀,前来支援成都,却在途中被河西归义军驱赶,只能南下。如今听闻成都已降,后蜀灭亡,顿时没了方向。首领论赞芒赞坐在马背上,望着远处周军的营地,眉头紧锁:“周军势大,咱们不能贸然进攻。可就这样回去,又怕被头领怪罪。不如先在这里观望,看看局势再说。”

部将们纷纷附和:“首领英明!咱们先派探子去成都,摸清周军的动向。若周军内部有矛盾,咱们或许还能趁机捞些好处;若周军团结,咱们就悄悄退回松州,免得自讨苦吃。”

论赞芒赞点头,当即派十名探子潜入成都。他不知道,周军内部的矛盾早已公开,赵匡胤与王全斌的明争暗斗,正愈演愈烈;更不知道,他的观望,也给蜀地的局势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若吐蕃松潘部突然进攻,周军很可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汴京的紫宸殿里,柴荣正看着王全斌送来的奏报。奏报中详细描述了“接管保宁军、宴席冲突、赵匡胤私藏珍宝迹象”等事,柴荣看完后,对王朴道:“王全斌做得好,总算牵制住了赵匡胤。可赵匡胤暗中转移珍宝、安抚旧贵族,看来是早有准备,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王朴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可再派陈琅去蜀地,借着‘调配粮草、安抚百姓’的由头,协助王全斌查核珍宝。陈琅做事沉稳,又掌管皇商司,能从经济上牵制赵匡胤,不让他轻易转移私产。”

柴荣点头:“就依你。传旨给陈琅,让他速从荆楚调粮五万石赴成都,同时‘协助王全斌查核蜀地物资’,若发现赵匡胤有私藏、挪用的情况,可先封存,再奏报朕。”

旨意发出时,已是深夜。柴荣站在窗前,望着蜀地的方向,心中满是忧虑。他知道,赵匡胤的野心已经越来越大,蜀地的矛盾只是一个开始。若不能及时遏制,日后很可能引发更大的祸端。而此时的陈琅,正接到柴荣的旨意,开始筹备运往成都的粮草,同时暗中挑选可靠的人手,准备去蜀地“查核物资”——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在蜀地展开。

成都的夜色,笼罩着这座刚平定的雄城。王全斌的禁军在军营中加强戒备,赵匡胤的心腹在暗中转移珍宝,吐蕃的探子在城内打探消息,而百姓们则在恐惧中祈祷着安稳日子。各方势力的暗流,在这座锦官城里交织涌动,让原本该欢庆胜利的时刻,变得危机四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