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99章 阆州破城擒叛首 蜀地制茶稳财源

第199章 阆州破城擒叛首 蜀地制茶稳财源(2/2)

目录

就这样,陈琅仅用五千两白银,就从赵氏心腹手中买下了千亩茶山。随后,他推出了“茶农承包制”,张贴告示:“凡茶农租种茶山,免三年租金,仅需将三成产量上交皇商司;若产量超过规定数额,超出部分归茶农所有。”

告示刚张贴出去,就吸引了大批茶农前来报名。“免三年租金?还能留七成产量?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一个老茶农激动地说,他种了一辈子茶,却从未遇到过这么好的政策。不到十日,就有五百余户茶农承包了茶山,茶山复垦率达到了九成。

茶农们积极性高涨,有的清理杂草,有的修剪茶树,有的开垦新的茶园。清晨的茶山,到处都是茶农们忙碌的身影,歌声与笑声在山谷中回荡。老茶农一边修剪茶树,一边对身边的年轻茶农说:“好好干,咱们的日子,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解决了茶山的问题,陈琅又在成都设立了“茶市”。他派皇商将蜀茶运往江南——江南本就缺茶,蜀茶口感醇厚,深受江南百姓喜爱,价格比蜀地高出三倍。首月,皇商司就卖出蜀茶五万斤,利润超过五千两白银。

“总掌事,这是本月的茶市账本。”苏九算捧着账本,笑着对陈琅说,“江南的商户还在催货,说愿意加价收购。照这个势头,年底利润能超过五万两!”

陈琅接过账本,翻看着上面的数字,心中满是欣慰。蜀茶不仅成了蜀地稳定的财源,还为后续的南汉战事埋下了经济伏笔——有了充足的资金,就能为军队提供更好的装备与粮草,平定南汉也会更加顺利。

此时的汴京,柴荣正看着张永德与陈琅的奏报。“好!好!好!”柴荣连说三个“好”,脸上露出了笑容,“张永德平定叛乱,陈琅稳定财源,蜀地终于彻底安稳了!”他对王朴说,“陈琅真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仅能安抚民心,还能为朝廷创收。南汉战事在即,有蜀地的财源支持,咱们定能一举平定南汉!”

王朴躬身应道:“陛下英明。陈琅在蜀地的治理,为其他新收复地区提供了范本。若能将‘茶农承包制’‘盐引换粮’等政策推广开来,大周的财政定会更加充盈,统一天下的大业也会加速推进。”

柴荣点头:“就按你说的办。传旨给陈琅,让他将蜀地的治理经验整理成《蜀地治策》,呈奏朕阅。另外,从蜀地茶市利润中拨出两万两白银,用于南汉战事的筹备。”

旨意传到成都,陈琅立刻着手整理《蜀地治策》。他坐在案前,回忆着这几个月的改革历程——从最初的流民安置、粮价稳定,到后来的栈道修复、叛军招降,再到如今的茶山收购、茶市盈利,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却也收获了满满的成果。

九月的成都,秋高气爽。茶市上,商户们忙着交易蜀茶,脸上满是笑容;田地里,农户们忙着收割庄稼,一派丰收的景象;茶山上,茶农们采摘着秋茶,歌声悠扬。蜀地的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们不再担心战乱,不再担心饥饿,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陈琅站在成都城头,望着这繁荣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蜀地的稳定只是大周统一天下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南汉、南唐等政权等待平定。但他相信,只要君臣同心,只要坚持以民为本,大周定能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让百姓们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而远在汴京的赵匡胤,得知陈琅低价收购茶山、茶市盈利丰厚的消息,气得砸碎了茶杯。“陈琅!你竟敢抢我的茶山!”赵匡胤咬牙切齿,眼中满是狠厉,“这笔账,我迟早会跟你算!”可他如今没了兵权,只能眼睁睁看着陈琅在蜀地站稳脚跟,心中的不甘与愤怒,却无处发泄。

蜀地的风,带着茶香,吹遍了大街小巷。这场围绕蜀地的权力博弈与改革治理,终于以平定叛乱、稳定财源画上了句号。而属于大周的统一天下之路,也因蜀地的安定,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