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皇司血洗汴京夜,军情义士传绝响(1/2)
一、腊夜突袭:玄甲破巷陌,血雾漫汴京
崇德元年三月初三,汴京的腊夜裹着刺骨的寒雾,将南城的巷陌浸得发僵。三更梆子刚过,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撞破寂静——王仁赡率三百皇城司探事卒,玄甲上的铜钉在雾中泛着冷光,腰间佩刀出鞘时,寒芒划破夜雾,直扑军情司的联络点。
“奉陛下令,清剿细作!反抗者,格杀勿论!”探事卒踹开南城联络点的木门,屋内正在整理密报的三名军情司密探猝不及防,刚要摸向腰间短刀,便被乱刀砍倒。鲜血溅在墙上的舆图上,将“寿州”“濠州”的标注染得通红。
同一时刻,西城的“悦来茶馆”外,十几名探事卒搭着人梯翻墙而入。茶馆是军情司在汴京的核心据点,负责人“老茶”正坐在灯下,用针在麻纸上刺着密信——那是刚从曹翰军中传来的“赵宋粮草调度”情报。听到院中的异响,他猛地抬头,指尖攥紧了案上的针,耳中已传来伙计的惨叫声。
“老茶掌柜,出来受降吧!”王仁赡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带着得意的冷笑,“陛下已知晓你们的底细,今日这汴京,再无军情司的容身之地!”
老茶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墙角的信鸽笼——那是他与泗州据点联络的唯一途径。他走到笼前,轻轻打开门,一只灰羽信鸽扑棱着翅膀落在他肩头。窗外的喊杀声越来越近,门板已被撞得咚咚作响,他知道,突围无望了。
二、燃馆传讯:火光照绝唱,信鸽载忠魂
老茶从怀中取出一张油纸,快速写下“赵宋主力十八万,欲渡黄河攻寿州”——这是他昨夜刚从曹翰心腹处得到的核心情报,也是江南防线最需要的预警。他将油纸紧紧绑在信鸽腿上,又从灶膛摸出火石,“咔嚓”一声点燃了帐幔。
火焰窜起时,浓烟从窗户涌出,瞬间吸引了院中的探事卒。“里面着火了!快冲进去!”王仁赡下令,探事卒们撞开房门,却被扑面而来的热浪逼退。
老茶靠在门框上,手中握着一把断刀,身上的粗布衫已被火星烧得冒烟。他看着信鸽从浓烟中冲出,翅膀掠过火光,朝着东南方向飞去——那是泗州的方向,是寿州的方向,是江南的方向。
“拿下他!”探事卒们扑上前,乱刀劈向老茶。他没有躲闪,只是死死盯着信鸽消失的夜空,嘴角突然勾起一抹浅笑——情报送出去了,他的任务,完成了。
鲜血从老茶的伤口涌出,浸透了脚下的青石板。他倒下去时,目光还朝着东南方,手中的断刀,仍紧紧攥着一块刻着“军情”二字的木牌。王仁赡走进来,看着被烧毁的密报和老茶的尸体,踢了踢他的腿:“不过是个细作,倒有几分硬气。”他不知道,那只飞出的信鸽,正载着足以改变淮南战局的情报,冲破夜雾,飞向江南。
三、鸽至泗州:羽翅携警讯,快马赴寿州
次日清晨,泗州军情司据点的哨探刚打开院门,便见一只灰羽信鸽落在墙头,腿上还绑着油纸。他连忙上前取下,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大变——“赵宋主力十八万,欲渡黄河攻寿州”十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颤。
“快!快送寿州!”哨探抓起密信,冲进院内,对着正在喂马的驿卒大喊,“用最快的马,务必在今日天黑前,把信送到陈太宰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