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493章 帝国双子:铁笔丹心铸经纬,文韬武略护山河

第493章 帝国双子:铁笔丹心铸经纬,文韬武略护山河(2/2)

目录

政学优等生周默穿着不合身的铁甲,在工坊里笨拙穿行。瘦弱的胳膊肘总卡在甲胄机括间,引得工匠们哄笑。他的靴子踩在满地铁屑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笑什么!”他涨红脸举起硝石配比表,“按《市易律》,这配方至少是军二级机密!”声音里带着初入官场的青涩与倔强。

“机密个屁!”匠头王老铁刚从熔炉前退下,抹了把黑灰啐道。他拉下闸杆,漳河水轰然灌入,巨大的水力齿轮开始飞转,轰鸣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契丹人早知道硝石配硫磺!咱们靠的是分工!筛硝、磨硫、配土各管一摊,谁都不知道全配方!这法子还是跟你们政学《工坊疏》学的!”他的脸上沾满煤灰,只有眼睛在火光中闪烁。

话音未落,隔壁工棚传来急促的算盘声。柴永固蹲在冰冷炉边,冻得发紫的手指上冻疮开裂,血珠混着炉灰染红了算珠:“将军,内河舰队破冰运粮比陆路快五日,但要走捷径就得拆惠民堰……”他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

“拆堰?!”老将李筠拍案而起,却在门帘掀开的瞬间噤声。寒气裹挟着雪花涌进工坊,在众人身上落了薄薄一层。

赵普与陈恪并肩而立,肩头落满积雪。赵普旧棉袍沾着炉灰,陈恪新甲胄结着冰碴。两人对视一眼——谁都没提当年在紫宸殿为粮政争执的往事。那时赵普拍碎了御案上的青瓷茶盏,陈恪撕碎了整卷奏疏,而此刻,他们的目光中只有共同的目标。

四、紫宸殿

紫宸殿内,大幅《帝国经纬图》几乎遮蔽半面墙壁。金线绣制的山河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却掩盖不住边疆处用朱砂标注的危急军情。柴熙诲身着窄袖戎装,手中握着刚试射的弩箭,锋利箭头轻点岭南:“苏进在琼州开垦的田地,能养活半个军学。”箭头所指之处,密密麻麻标着新开垦的村落与水渠。

箭头转向东海:“张焕在泉州外海沉的倭船,拆下的木板能铺满码头。”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突然抽出短刀划破指尖,血珠重重按在地图上“政学”与“军学”的齿轮交汇之处:“北疆雪灾,军卒扛着政学的粮救灾;淮南盐案,文吏跟着水师缉私。二位太宰,文与武,还分得开吗?”鲜血在地图上蜿蜒,宛如帝国血脉的流动。

话音未落,驿卒浑身湿透撞门而入:“急报!契丹二十万铁骑叩关!军情司请调政学‘安民科’随军北上!”他的官服沾满泥浆,显然是连夜疾驰而来。

赵普与陈恪同时伸手,一只苍老的手带着红泥,一只年轻的手布满新茧,重重撞在御案的虎符上。虎符上的锈迹蹭在两人手上,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赵普忽然笑了,红泥蹭在陈恪甲胄上:“当年你总嫌我抠门,现在不抢了?”笑声里带着释然与欣慰。

陈恪指尖抚过虎符锈迹,目光坚定:“先父说过,齿轮咬得紧,才能转动乾坤。”他的眼神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

五、灯影

燕京政学大雪纷飞,柴永固独坐公事房,拨弄着旧铜灯。昏黄灯光投在《燕疆图》上,岭南稻浪与渤海船影交错摇曳。灯芯爆起的火星落在地图上,仿佛是战场上的烽火。

他将灯座转向北方,光影漫过居庸关,落在军帐区域。恍惚间,仿佛看见文吏在寒风中书写安民榜文,武将围着火盆烘烤盔甲,跳动的火星在榜文上灼出焦痕——那是文与武交织的印记,也是帝国运转的火种。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将整个世界染成一片洁白,而屋内的灯火,始终明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