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494章 帝国双相:律典强军济国昌,拓边静待丰年至。

第494章 帝国双相:律典强军济国昌,拓边静待丰年至。(2/2)

目录

参政司的茶总凉得快,赵普刚续上,就被陈恪的话呛得咳嗽:“拓边?你知不知道,去年岭南新垦的田,刚够养河北的兵!”他把度支院的粮册拍在案上,“再打,就得从百姓嘴里抠粮!”

陈恪的拳头攥得甲胄响:“不拓边,契丹年年犯境,河北的粮就不是抠,是被抢!”他指着墙上的《唐疆图》,那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边角都破了,“当年唐太宗怎么守的疆?不是缩着等,是打出去!”

“那是唐太宗有粮!”赵普也站了起来,袍角扫过案上的《燕律》,“你现在去问洛阳的农户,是愿交粮拓边,还是愿守着自家田?”他想起编律时改的“灾年缓征”,要是再拓边,这注脚怕是白加了。

两人吵得脸红,却没像当年争粮时那样摔东西。陈恪先住了口,指了指案头陈琅的铜灯:“要不,找陛下定?”

赵普哼了一声,却点了头。

紫宸殿里,柴熙诲正看着《燕律》初稿,听见两人的话,没立刻答,只是把灯转了转。灯光在《唐疆图》和《燕疆图》上晃,照亮了两处的边界:“拓边可以,但得等。”他指着岭南的粮册,“等明年新稻收了,度支院有了余粮,再动。”

陈恪还想争,却被赵普拉了拉袖子。出门时,赵普低声说:“急什么?律条刚定,百姓刚安稳,别又折腾。”陈恪望着远处军学的方向,听见学子们在读《燕律》,忽然觉得,这慢一点,也不是坏事。

四、鼎盛之时

开武十三年春,洛阳的粮仓堆得能顶着房梁。赵普站在粮堆前,捏了把新麦,麦粒饱满得能掐出粉。度支院的官吏跟在后面,报着数:“全国存粮一千二百万石,比开武元年翻了三倍!”

陈恪也来了,没穿甲胄,只着常服。他手里拿着车载轰天雷的改进图:“军工司又改了,现在能装十颗弹,岭南的瘴气里也能用。”他指了指远处的船队,“南海舟师刚回来,带的香料,够换半年的铁料。”

两人并肩走着,没再提拓边的事。赵普说起《燕律》在岭南推行得顺,百姓主动交粮;陈恪说起神机军在西北练得好,党项人不敢再靠近边境。风里带着麦香,混着远处工坊的烟火气,倒让人忘了当年在参政司吵得面红耳赤的模样。

回到参政司,赵普把《燕律》定稿放在案上,陈恪把《四方武库疏》压在旁边。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两卷文书上,像是为这“文治武功”,盖了个亮堂堂的印。

柴熙诲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一幕。他拿起《燕律》,又翻了翻《武库疏》,笑着说:“这才是帝国参政该有的样子。”窗外的燕子掠过,落在檐下,叽叽喳喳的,像是在为这鼎盛的日子,唱着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