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明堂遗梦 3:古今衣袂叠晨光,一灯一玺续华章(1/2)
一、晨光穿牖:古今影叠
洛阳明堂破晓时分,天光熹微。晨曦穿透雕花窗棂,斜斜洒落于庭中寒梅,将光影投射至东厢房案几之上。柴熙诲甫一苏醒,便见陈琅端坐案旁。其衣着殊异:下身是褪色且带有破洞的牛仔裤,裤脚挽起,踝骨显露;上身着浅灰色polo衫,领口处绣有极小的燕朝龙纹,不细观几与污渍无异。
义父?柴熙诲支身而起,昨夜执握白子的寒意仍残留于指尖。
陈琅抬首,腕间佩戴一物,呈透明状,无指针,唯见数字更迭闪烁。此乃
电子表,用以计时,较铜壶滴漏更为精准。言罢,其服饰倏然变化——牛仔裤化作暗纹改良长袍,polo衫领口融入衣襟,唯腕间表痕犹存,仿若别致玉饰。案上器物亦随之嬗变:青铜古灯瞬息间自灯座透出微光,全息投影的《大燕法典》徐徐显现,字里行间陈琅昔日批注若隐若现。
此非梦境。陈琅伸手,指尖穿透法典投影,轻覆于柴熙诲掌心,吾欲携汝一观,汝之所为,究竟留下何等印记。
柴熙诲静立未动。目睹陈琅服饰在古今间交替变幻,凝视案上虚实交融的器物光影,倏然顿悟:眼前并非残魂,而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回响——是陈琅使百姓安居乐业的夙愿,于当下时空的延续。
二、时空穿廊:两幕见心
陈琅执起柴熙诲之手,晨光骤然凝滞,如水流般裹挟二人。待视线清明,已置身于长城垛口。
开武十五年,朔风裹挟黄沙而至,却未减城上热闹之景。神机军士卒调试突火弩,弓弦声响,箭矢精准钉入远处靶心,引得百姓齐声喝彩。城墙根下,商贩推车售卖热汤,孩童高举糖人嬉笑奔跑,绣有大燕万岁字样的车帘迎风招展。
汝观之。陈琅指向城墙下石碑,其上镌刻均田免赋三年,落款为柴熙诲年号,昔日屠戮俘囚之燕云,今已成为最为安定之所。
柴熙诲喉头微动。忆起往昔陈琅于此建立首座义仓,目睹百姓从畏惧兵卒,到主动为守城将士送汤的转变——这一切,皆是他以仁政苦心经营的成果。
须臾,晨光再度流转。脚下长城砖石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平滑延伸的轨道。一列银色
疾驰而过,风驰电掣。车窗外,孩童指着轨道地基询问身旁老者:爷爷,老师说此处埋藏着燕朝箭镞,还有神机军的弩炮零件,是真的吗?
老者抚须浅笑,颔首应道:正是此理。昔日燕朝立于此间,庇佑黎民;今朝高铁穿行,护我等平安远行,皆为守护之道的传承。
轨道旁全息投影显现,《大燕法典》民生篇与未来《社会保障法》交叠呈现,条文间暖意相通。陈琅的声音在晨光中回荡:吾昔年自彼方而来,携至此处的,非枪炮利器,亦非奇巧技艺,而是
百姓当享太平
之念。汝将此念化为律法、义仓、长城之安——此乃最佳传承。
柴熙诲凝望疾驰的列车,忆起初登帝位时,陈琅所言:帝王功业,不在征战杀伐之多寡,而在百姓能否安枕无忧。彼时未解深意,而今立于古今交汇之处,方悟其中真谛。
三、托玺释惑:超越过往
晨光重回明堂东厢房。陈琅手中青铜灯与U盘逐渐重叠,灯芯光芒与U盘反光交相辉映,《大燕法典》投影更为清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