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剑照汗青 > 第二卷空坑惊第8章

第二卷空坑惊第8章(2/2)

目录

刘铁大队的28匹战马(包括刘铁的马)似乎也听懂了,齐声嘶鸣起来,突然加速朝着元军冲去。阵边的士兵挥着长刀,砍向元军的马腿,有匹战马的腿被砍中,倒在地上,上面的元军摔了下来,刚要爬起来,就被阵中的突火枪射中。我趁机又唱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文天祥见状,判官笔虚点,纵声和唱道:“青山依旧在...”他的声音带着文人的儒雅,却又不失将士的豪迈,听得人心里发热。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我鼓动剑心,将体内的热流再提几分,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李恒在后面看得火冒三丈,他没想到我们的士气会这么高,当下亲自领着一队骑兵冲杀而来。他的长枪很长,上面还挂着不少布条,显然是杀了不少人。我引剑长啸,纵马迎了上去,继续唱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迎着李恒纵马斜挑而来的长枪,我腹中的剑心突然一动,一股激流顺着手臂传到右手,我下意识地挽了一个剑花——一接,挡住长枪的锋芒;一托,将长枪往上抬;再一送一吐,剑刃贴着长枪滑向李恒。这一系列动作看似复杂,却做得格外轻松潇洒,连我自己都有些惊讶——这大概就是剑心进阶的感觉,能将招式融入本能。

错马回身时,我将那股激荡的剑意奋力劈出,没有华丽的招式,只有最简单的直劈——大道至简!剑气纵横间,李恒手中的长枪被激得向外而去,余威直击李恒。两名蒙古亲卫见状,毫不犹豫地飞身扑上,想替李恒挡下剑气。只听得“啪啪”两声,两名蒙古大汉被剑气击中,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飞了出去,撞翻了两名骑兵后,才重重地摔在地上,口吐鲜血,没了声息。

李恒回马见状,脸色惨白,他看着我手里的青锋剑,又看了看地上亲卫的尸体,眼神里带着一丝恐惧。他举枪一引,率众人退回谷中,不再出击。此时,刘铁也刀挑那名元军部将的首级,策马回来——那首级的眼睛还睁着,显然死不瞑目。

我下令对元军围而不歼,只派特战大队不断用突火枪射杀试图探路、取水、做饭的元军,目的就是灭其威风,挫其锐气。特战队员们趴在谷口两侧的掩体后,眼睛紧盯着谷内的元军,只要有元军露头,就会被突火枪击中。元军被困在谷内,缺水缺粮,士气越来越低落。

战至夕阳西下时,我和文天祥各有斩获,也都身负小伤。李恒见再也撑不下去,率八千多残部欲作殊死一搏。我和文天祥按照之前定下的计策,领着部队往谷口外更宽阔的地方退去——这里早已被阿黎和吴燕殊布置好了巨石和檑木,就等元军上钩。

果然,元军见我们撤退,以为是突围的机会,疯狂地朝着谷口冲来。可他们刚冲到谷口狭窄处,阿黎和吴燕殊就下令推下巨石和檑木。一时间,巨石滚滚,檑木纷飞,元军被砸得人仰马翻,又死伤了近两千人马。

就在这时,王婉婉领着一万多生力军从两侧山坡冲杀而下。我和文天祥见状,领着所部剩下的六千多兵马居中阻敌,防止李恒冲击逃走。王婉婉的部队是江西抗元军的精锐,士气如虹,悍不畏死地朝着元军绞杀而去。

我趁机拔出青锋剑,纵马长啸,嚎出岳武穆《满江红》的词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文天祥会意,判官笔虚指苍穹,和声道:“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众将引刀长啸,跟着和唱:“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万千将士被文心和剑气激励,齐声和唱:“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我拔剑纵马,高声喊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文天祥纵笔策马,与我并肩而上,接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我们两人领着部队,直直朝着李恒的中军冲杀而去。我只觉浑身剑意激荡,在文心的激荡下,剑心似乎又要壮大进阶。我一边冲杀,一边继续大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文天祥也似有所悟,判官笔虚点连连,一股浩然正气迸发而出,笼罩在全军之上。将士们受到这股正气的感染,冲杀得更加勇猛。

吴燕殊、白砚、阿黎、王婉婉也配合着我的嚎叫声,一起引剑长啸,领着部队从四面八方朝着元军杀去。我脚踏七星步,凝声长啸:“剑聚七星!”

文天祥、刘铁闻声,一齐纵身下马,加入到七星剑阵当中。我、吴燕殊、白砚、阿黎本就共练七星剑阵,如今加上文天祥、刘铁和一名特战队员,剑阵瞬间成型。在我剑心的激发下,剑阵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杀伤力,所过之处,元军人仰马翻。

李恒多次领部将结阵冲杀,都被剑阵杀得丢枪弃甲。八千多元军经此一役,只剩不足三千,只好再次退回谷中。

我下令停止进攻,清点兵马,收拾缴获的战马兵器。重伤或战死的战马被士兵们分割开来,架起篝火烤食,烤肉的香气很快弥漫在谷口。我又让人在谷口外开阔之处选了一块坐北向南的地方,用来掩埋近日战死的军民;在对面选了一块坐南向北的地方,挖了巨坑,加入松枝干柴,准备集体焚烧一万多战死的元军尸体——一来是为了防止瘟疫,二来也是为了震慑谷内的元军。

谷中元军看着我们有条不紊地处理战场,又看到我们为战死的义军收尸掩埋,无不露出尊敬之色。第二天清晨,李恒派亲兵出谷来问信,想知道我们为何会善待战死的士兵。文天祥执笔写道:“今誓死一战,你我各为其主。然兵士战死沙场,虽马革裹尸却死得其所,故以礼葬之!”

亲兵将信带回谷中,没过多久,李恒就率部弃刀出谷,手里捧着降书。他跪在地上,声音带着疲惫:“闻君厚义,昨日得见,今愿止戈罢战!乞杀身成仁,望放吾部众两千余人生还草原,立誓永不南下!”

文天祥见状,有些动容,意欲放归。我拦住他,让他写下《正气歌》,让来降的元兵跟着念三遍。元兵们跟着文天祥一字一句地念着,念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时,不少人都红了眼眶。三遍念完,元兵中跪下了七八成,掩面而泣道:“愿降江西义军!”

文天祥和李恒都满脸疑惑,我大声念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李恒看着跪下的部众,长叹一声,领着不愿归降的两百多人,欲领死谢罪。我走上前,对他说:“杀人不过头点地尔。你们只需向葬在北坡的江西义军英雄们点地叩首谢罪,便可离去。”

李恒愣了一下,随即领着两百多人走到北坡墓地前,郑重地叩首谢罪。我让人交还十几匹战马给李恒,放他们出谷而去。

随后,我下令全军搜索战场,务必找回所有战死的义军尸首。将士们分散开来,仔细地在战场上寻找,哪怕只剩一块骸骨,也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忙到午后,终于清点完毕——共有三千六百二十八名烈士,全部安葬在北坡墓地。

我领着两万多将士来到北坡墓地前,下令:“全体将士,向我们的英雄敬礼!”

特战队员们举起手中的突火枪,朝天连放三枪,枪声震彻山谷。两万多将士齐声大呼:“向我们的英雄敬礼!”

夕阳洒在墓地上,墓碑上的名字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庄重。我握着青锋剑,看着身边的文天祥、吴燕殊、白砚、阿黎、王婉婉,心中感慨万千——这场天坑伏击战,我们不仅守住了义军的希望,更凝聚了无数人抗元的决心。只要这股正气还在,只要还有人为了家国奋勇杀敌,我们终有一天能收复失地,还天下一个太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