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穿越太早 > 第119章 算账

第119章 算账(2/2)

目录

这高原高压锅的推广之路,看来还长着呢。

从后勤处带着满脑子的“保证重点、适当收缩”和沉甸甸的精神回到民工科驻地,

党建国刚灌下一大缸子凉白开压火,猛地想起刘飞最后那句“回去问你自家财务去”。

他立马把财务毛大姐叫进了办公室。

“毛大姐,辛苦您给算算,咱们民工科现在到底还欠着科工委多少钱?一笔笔,都给我捋清楚!”

党建国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椅子上,表情严肃。

毛大姐四十来岁,是部队转业的老财务,作风泼辣,心算极快。

她掏出一个磨得发亮的硬皮笔记本,扶了扶老花镜,手指点着上面的数字,一板一眼地报账:

“科长,账都在这儿呢,我给您报报:

土地划拨费:块(按当时划拨评估价算的)。

农业启动资金:土豆种、鸡苗、鸭苗、猪仔、连带盖那些简易棚圈,统共花了块。

玻璃大棚:一亩地玻璃1500块(按两块钱一平方算的,一共700平米),其他搭棚子的木头、钉子啥的杂项900块。

十亩塑料拱棚建设:毛竹、人工、基础,拢共8400块。

高压锅厂区建设:砖瓦、水泥、人工,这是大头,块!

设备调拨费:那几台冲床、压力机、钻床啥的,块!”

她顿了顿,翻过一页,总结道:

“这么七七八八一加,总共欠了63万块!

上回土豆卖了600万斤,按内部价五分钱一斤算,抵了30万块(毛大姐自动忽略了党建国之前算的“元”内部账)。这么一扣,咱们眼下还欠着科工委33万!”

“等等!”党建国听到“设备调拨费块”时,眉头就拧成了疙瘩,吃惊的说到:

“设备?不是说好按照国家调拨价算吗?

我记得刘司长亲口说的‘跟国家买的一个价’!

怎么这么贵?!那几台破机器值二十多万?!”

毛大姐撇撇嘴,带着点不忿道:

“是按‘国家买’的价算的啊!可人家给咱们算账的时候,参考的是从毛熊进口同类型新机器的价格!

给咱们的,可都是国产仿制的!不过话说回来,好歹给的是新家伙事儿,不是二手的,这点还算地道。”

党建国刚想松口气,毛大姐又迟疑地补充了一句:

“还有那个玻璃……给咱们算的两块钱一平方,可我打听过,国家计划内调拨价,撑死了一块二!”

“两块钱?!一块二?!”党建国只觉得一股邪火“噌”地直冲天灵盖!眼前金星直冒,血压飙升!

这他娘的不是欺负老实人吗?!简直是峨眉山的猴子——明抢啊!告!必须告到中央去!他恨不得现在就冲到种苹果部长办公室办公室拍桌子!

他强压着几乎要冲破喉咙的怒吼,深吸一口气,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

“毛大姐,您……您这账里,没算咱们科里几百号人的工资吧?这每月工资支出也是大头啊!”

毛大姐一听,眼睛瞪得溜圆,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嗓门都拔高了:

“哎哟我的科长!您想啥呢?工资?!

那是国家财政发的!走的是人事口、劳动口的经费!

跟咱们民工科的生产经营成本有啥关系?!

再说了,”

她掰着手指头,算了下道:

“咱们科里正经在编领国家工资的,满打满算也就两百来号人!

剩下那些干活的,都是附近公社招的临时工!按天结算工分或者给点补贴就成,那能算啥成本?”

“临时工……”党建国彻底无语凝噎,心里疯狂吐槽:好嘛!临时工不算人!没人权也没工钱成本!这账算得真他娘的‘革命’!

这场由“算账”引发的风暴,最终以一场极具时代特色的“双赢”交易落幕。

党建国拿着毛大姐的明细清单,带着满腔“悲愤”和“委屈”,直接杀回了后勤处找刘飞。

两人关起门来,唇枪舌剑,唾沫横飞。

党建国揪着“设备按进口价算”、“玻璃价格虚高”据理力争,刘飞则强调“厂区建设投入巨大”、“设备来之不易”。

吵到脸红脖子粗,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党建国拍桌子提出解决方案说到:

“这么着吧领导!以前的糊涂账咱不扯了!

从今往后,民工科供应给科工委的所有产品,一律按市场公允价格结算!白纸黑字签合同!

咱们亲兄弟,明算账!省得以后掰扯不清!”

刘飞眼珠一转,心里盘算:市场价?民工科现在有啥值钱东西?不就点农副产品和那八字没一撇的高压锅吗?能贵到哪儿去?

比按“成本加成”或者“内部调拨价”说不定还便宜!

他生怕党建国反悔,立刻拍板道:“行!就这么定了!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