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穿越太早 > 第132章 太阳灶

第132章 太阳灶(1/2)

目录

刘飞放下电话,几乎是用冲刺的速度冲向了上级办公室。

这条信息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有些层面,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直达总部。

很快,一道道加急命令从最高层发出:

命令管农业的(部门不能写,感谢读者理解)、两广总督(一样不能写,谢谢理解)、若干省市立刻组织力量,全面摸清木薯的种植面积、分布、产量、加工能力、毒性处理方法。

命令科技部门组织专家,评估木薯作为战略备荒作物的可行性、营养价值、深加工潜力。

命令供销系统调研木薯淀粉的储存、运输条件。

信息从四面八方迅速汇总上来,一份简明扼要的报告放在了总部:

关于木薯作为救灾备荒作物的初步调查报告

分布与种植:木薯在若干省市等华南地区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尤其在贫瘠山区广泛种植,作为重要的辅助粮食和饲料来源。民间普遍掌握种植技术。

产量:当前平均亩产鲜薯约1800市斤(900公斤)左右。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潜力可达2500-3000斤。

淀粉含量与出粉率:鲜薯淀粉含量约25%-30%。经土法加工(粉碎、浸泡、沉淀、干燥),每百斤鲜薯可出干淀粉约25斤左右。即亩产鲜薯1800斤,理论可获干淀粉约450斤(225公斤)。

优点:

适应性极强,耐旱耐瘠薄,可在山坡、丘陵、沙荒地等非耕地上种植,不与粮争地。产量高,淀粉产出可观。

块根易于储存(埋藏于沙土中可保鲜数月),淀粉可长期储存。

缺点(毒性)与处理:

木薯根茎含有氰苷类毒素(主要为亚麻苦苷),生食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民间成熟处理方法:

去皮(毒素主要集中在外皮和内皮)、切片、长时间浸泡(换水多次)、充分蒸煮或晒干(高温和干燥可分解大部分毒素)。处理后的薯块或淀粉基本安全。

民间有“浸泡三日,煮透半天”的经验口诀。

结论:

在当前粮食生产压力巨大、储备紧张的国情下,木薯作为重要的救灾备荒作物,具有极高的战略推广价值!

其缺点(毒性)可通过普及科学处理方法有效规避。

建议:

1.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2.建立规范加工点;

3.普及安全食用知识。

一位钻研农业出身的白纸扇(审核员手下留情,此处已更改)拿着报告,手指激动地敲着桌子说到:

“亩产干淀粉两百多公斤!不占好田!好!太好了!能填肚子的就是好粮!

处理麻烦些怕什么?总比饿肚子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