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父母与子女(2/2)
党建国在一旁显得异常平静。
他心里嘀咕:
庆功?真要表彰就该趁热打铁!
赏不逾时嘛!现在这样……
嘿嘿,看来上面也觉得“抽血”抽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的思绪飘到了后世,这不就是区域发展的现实吗?
中西部提供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沿海赚取利润,再通过转移支付反哺……
历史总在循环。
安抚好刘飞后,他的目光转向的党建国,语气温和而郑重的说到:
“建国,你是最大的功臣。
说说,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话,尽管说。”
党建国抬起头,眼神清澈,缓缓开口,用了一个朴素的比喻说到:
“报告,我认为咱们华夏,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我们都是这个家里的儿女。
现在的情况,就像一个儿女辛辛苦苦赚了点钱,
父母看到其他儿女还在挨饿受冻,
于心不忍,就想让这个有钱的儿女帮衬一下困难的兄弟姐妹。”
顿了顿,观察着对方的反应,继续说:
“站在那个赚钱儿女的角度,可能觉得不公平:
我凭本事赚的钱,凭什么要分出去?
我应该吃香喝辣才对。
但站在父母的角度,手心手背都是肉,
看到哪个孩子过得不好,拉一把是天经地义,是人之常情。
做父母的,哪能忍心看着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受苦?”
他的语气变得严肃了些:
“不过,父母也不能一味‘劫富济贫’。
对那些有能力却懒惰、不肯上进的儿女,该鞭策还得鞭策!
该立规矩还得立规矩!
不能养成混吃等死的性子。
一个家,要是养出几个‘废柴’或者‘蛀虫’,那这个家,也离败落不远了。”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对方也是默默听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喟然长叹,用一种近乎平等探讨的语气说道:
“当一个家庭中部分子女通过努力实现经济独立,而其他成员仍处于困境时,父母的决策往往面临三重矛盾:
情感天平与效率原则的冲突、
帮扶的方法与限度、
其他子女效仿消极态度的风险。”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踱了两步,话语更加凝练的说到:
“既要通过二次分配缩小发展差距,体现大家庭的温暖;
也要建立‘奋斗者红利’机制,让努力的孩子获得应有的回报。
就像当爹娘的,既要给体弱的孩子碗里多盛半碗饭,
也要把最大的鸡腿,奖励给那个顶着日头、收割庄稼最卖力的孩子!”
这一刻,他看向党建国的眼神,不再是看一个年轻的下属,而是看一个能进行思维碰撞的同行者。
党建国一愣,看着对方深邃的眼神,嘿嘿一笑,那点深沉瞬间破功,露出促狭的本性,说到:
“那,其他人,
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给您……
给您留了奖励没?”
他被这突如其来的“市井之问”,噎得一愣,随即又好气又好笑,
刚才那点深沉睿智的氛围荡然无存。
对方颤抖着手,指着办公室的门,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