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鞋垫(2/2)
巨大的钢梁在岸边分段焊接,如何吊装?
没有大型吊车!
工人们用粗大的绳索、数不清的滑轮组和撬棍,依靠成百上千人的肩扛手拉,硬是将沉重的钢梁一寸寸挪动、提升、对准!
那紧绷的绳索发出的吱嘎声,肌肉贲张的嘶吼,钢梁悬空时令人窒息的张力,构成了最惊心动魄的工业交响!
工期是生命线!
建设不分昼夜。
夜晚,河两岸燃起无数火把和临时架设的汽灯,将工地照得亮如白昼。
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脸庞,焊枪的蓝光在夜色中闪烁跳跃。
困极了,裹着衣服在工棚或岸边草草打个盹;
饿了,啃一口窝头就着咸菜。
身体的疲惫与精神的亢奋交织,形成一种近乎悲壮的张力。
4月20日,当最后一块桥面板铺设完毕,巨大的钢梁在晨曦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
没有盛大的通车仪式。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铁道兵,颤巍巍地捧着一面连夜赶制的简陋红旗,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第一个踏上了这座由无数肩膀和汗水托举起来的钢铁巨龙!
紧接着,是潮水般的人群!
工人们、民兵们、闻讯赶来的南天门公社的乡亲们,他们扛着“工业救国”的标语牌,敲着锣鼓,自发地涌上桥面!
欢呼声、呐喊声、激动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这座命名为“熊猫”的大桥,不仅连接了土地,更连接了希望与未来!
在这些人眼里,这是一座用信念和血肉铸就的丰碑!
大桥通车,如同打通了工业区的任督二脉。
建材、设备、人员开始源源不断地通过这座钢铁动脉涌入。
党建国选定离桥头不远、地势相对较高的一片区域,作为工业区管理核心和未来“熊猫集团”总部大厦的所在地。
依托便捷的运输,核心区的地基工程率先热火朝天地展开。
与此同时,靠近河边和大桥的区域,被划定为“拉杆箱生产基地”一期工程。
平整土地、搭建简易厂房、安装水电…工业区的雏形,在机器的轰鸣和人声鼎沸中,迅速显现。
1961年的春季广交会如期举行。
已从民工总局具体事务中抽身的党建国并未参加。
但“熊猫”的合作伙伴们并未忘记这条“金矿”。
汉德和邓波利特已然通过渠道,下了数量可观的微波炉和电视机订单,这些业务暂时由华润代为协调生产出口。
忙碌的间隙,一个熟悉的身影带来了意外的温暖——刘侠风尘仆仆地来了。
他不仅带来了工业区急需的一些国内协调文件,更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布包,递给党建国说到:
“领导,嫂子…春花同志托我带给您的。”
党建国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双崭新的、纳得密密实实的千层底鞋垫。
鞋垫上,用彩线精心绣着一幅栩栩如生的“鸳鸯戏水”图。
针脚细密,色彩鲜艳,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无尽的思念与柔情。
捏着这双带着家乡泥土气息和妻子体温的鞋垫,看着那对相依相偎的鸳鸯,党建国瞬间怔住了。
一股强烈的酸楚和思念猛地冲上鼻尖,眼眶不受控制地发热。
香港的繁华、生意的算计、工业区的蓝图…在这一刻都变得模糊而遥远。
他仿佛看到了春花在煤油灯下,挺着日渐沉重的身子,一针一线为他绣制鞋垫的模样;听到了四合院里熟悉的鸽哨声…
想家!从未有过的强烈!
但他知道,以他现在的身份和肩负的任务,申请回京探亲,几乎是天方夜谭。
高级干部?特殊战线?每一个标签都是无形的枷锁。
“觉悟”二字,重如千钧。
他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小心翼翼地将鞋垫贴身收好,仿佛那是无价的珍宝。
手指隔着衣服,轻轻摩挲着那凹凸的刺绣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