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又是一轮争议(2/2)
这是对管理人员队伍纯洁性的严重玷污!”
反对者认为,
党建国必须在这两种身份中做出明确选择:
要么彻底放弃商业帝国,
回归“干净”的管理人员;
要么就彻底脱离体制,
做一个纯粹的“资本家”,
不能再享受体制内的任何待遇和便利。
一个核心诉求被明确提出:
必须解除党建国民工总局荣誉局长的职务!
这背后,不仅仅是大家看法的洁癖,
更暗含着权力和利益的争夺。
解除党建国的管理人员身份,
意味着切断他的合法性,
也意味着将熊猫集团这块巨大的“肥肉”置于更“可控”的状态,
或许某些人就能从中分一杯羹。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被短视和偏见蒙蔽了双眼。
部分真正了解全局、心怀国事的大人物,
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资格,对此忧心忡忡。
他们在内部讨论中,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更深远的忧虑:
“逼走党建国?说得轻巧!
你们有没有算过这笔账?
他每年为国家稳定输入多少粮食?
解决了多少万精简职工的生计?
创造了多少宝贵的外汇?
这些是实实在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甚至稳定的贡献!
把他逼走了,谁能立刻顶上?
谁能保证南洋农垦团几万职工和家属不出乱子?
谁能保证外汇不断流?
这损失,谁来承担?!”
“解除职务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呢?
是不是要禁止李春花带孩子去香港探亲?
或者干脆把他们扣在四九城当‘人质’?
真走到那一步,以党建国的性格和能力,
他还会心甘情愿,尽心竭力地为内地解决问题吗?
别忘了,他现在是在香港!
他有选择!
我们把他推到对立面,后果不堪设想!”
“他在香港的位置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成功模式,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提供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世界资源,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路径。
这种经验和人脉,是其他人难以复制的。
不能因为眼红他的利润,就否定他的战略价值。
这是因噎废食!”
反对者则高举着想法不一样的的大旗,立场异常“坚定”:
“宁要咱们自己人的穷,不要资本家的有钱花!”
这是他们最响亮的口号。
“原则问题不容妥协!
如果容忍一个‘资本家’披着管理人员的外衣,
那我们的当初做的那些事情意义何在?
基础运行的纯洁性何在?
今天容忍一个党建国,明天就会有张建国、李建国!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必须划清界限,以儆效尤!”
他们将这场争论上升到了方向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