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新职务的商讨(2/2)
安排到全国工商联担任要职?
或者,
直接担任的经济顾问?
这样既避开了身份争议,
又能名正言顺地发挥他的专长,为国献策。”
两人对视,眼中精光一闪,
显然,
对于这个相反很是认可。
思索片刻,果断地说:
“好!放在工商联还是有点隔靴搔痒。
我这边正需要懂国际商贸、了解资本主义市场运作规律的高级智囊。
就让他来做我的经济顾问,
而且是直接对我负责的特别顾问!
级别要高,待遇要明确。
这样,他既能继续为国家经济战略出谋划策,
特别是为我们探索对外经济合作的新路径提供真知灼见,
又完全避开了组织内资本家的身份质疑。
他的成功模式,
确实是我们‘未曾设想过的新路线’,
值得深入研究借鉴。”
两人迅速达成一致,对这个方案表示赞同,
不过,
考虑的更深远些,说道:
“这个安排很好,
解决了他在经济领域的‘名分’问题。
但还有一块同样重要甚至更敏感的——
南洋农垦基地。
那可是几万职工,
未来可能发展到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庞大组织。
现在虽然名义上是事业单位运作,
但毕竟远在海外,环境复杂,涉及生产、生活、安全、外交等多重问题。
组织管理上,
我们需要给予更大的自主权,
不能像管理内地单位那样层层设卡。
但是,”
说着着,语气转为严肃,
“自卫力量,
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民兵组织一定要办,
而且要正规化、有战斗力!
这关系到几万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基地的存续。”
老领导立刻明白了意图。
指着档案中建国同志的秘密证件说道:
“农垦团本身就是准军事化管理的生产建设兵团性质。
建国同志现在实际肩负着领导责任。
为了便于他统筹管理,
特别是有效指挥民兵武装,
应对可能的地方冲突、海盗袭扰甚至更复杂的局面,
我们必须赋予他相应的、
能压得住阵脚的岗位。”
种苹果掐灭烟头,斩钉截铁地说:
“对!
不能比对岸当年给那些有功将领的待遇小气了!
他现在管着几万人,
以后可能是几十万、上百万。
一个中校,太低了!
我建议,直接提升至少将!
这样,对外,他是你倚重的经济顾问;
对内,他是统辖南洋垦区、手握兵符的农垦少将!
既能最大程度发挥他在经济上的作用,
又能名正言顺、令行禁止地约束和管理,在南洋的庞大职工队伍和民兵武装。
双轨并行,名实相符!”
上报后,总部会议上,大家仔细权衡着这个“双轨制”方案的利弊和可操作性。
经济顾问是公开身份,
解决“名”的问题,享受高级干部待遇;
秘密少将和民兵司令是内部身份,
解决“实”(尤其是安全和管理)的问题,
赋予其必要的权威和力量。
这确实是一个既能绕过当前讨论的僵局、
又能最大限度捆绑住党建国这个人才、
保障国家核心利益的绝妙方案。
最终会议确定:
“这个方案,考虑周全!
这个想法,可行。
既能安抚人心(指反对派),又能人尽其才,为国所用。
关键是,给了建国同志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也拴住了他的心。
我们完全赞同!”
会议上达成高度一致,决定次日再与其他人员进行最后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