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建华的礼物(2/2)
她本想说他瘦,但仔细一看,党建华虽然黑瘦,但透着一股韧劲,显然是吃苦锻炼出来的。
党建华也不客气,端起碗筷就大快朵颐起来。
他吃饭速度很快,但动作并不粗鲁,筷子用得稳当,咀嚼时也下意识地闭着嘴。
他一边吃,嘴巴也没闲着,兴奋地向哥嫂分享着下乡义诊的见闻和趣事:
“哥,嫂子,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去的那个村,可偏了!
马车都进不去,得靠两条腿走!
刚到那天,村长牵了头小毛驴来接我们,那毛驴倔得很,死活不肯让我骑,就认准了驮药箱!
结果药箱骑驴,我走路!
把村里人都笑坏了!”
“还有啊,村里有个百岁老奶奶,眼不花耳不聋!
我们去给她检查身体,她拉着我的手,非说我长得像她失散多年的孙子!
硬塞给我两个煮鸡蛋!
我不要,她就假装生气!
没办法,只能收下,回头悄悄给了她家真正的小孙子……”
“最惊险的是有一次,半夜有个产妇难产!
我们几个学生跟着带队的教授,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十几里山路赶过去!
那真是跟阎王爷抢人啊!
最后母子平安!
那家男人,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扑通就给我们跪下了,哭得像个孩子……
那一刻,我就觉得,学医,值了!”
党建华讲得绘声绘色,时而引得李春花和李秋月惊呼,时而让党建国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他讲述那些艰苦时没有抱怨,反而带着一种年轻人征服困难后的自豪;
讲述那些淳朴的乡情和生命的奇迹时,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
这种分享,让这顿家常便饭充满了鲜活的气息。
酒足饭饱,李秋月麻利地收拾碗筷。
党建华抹了抹嘴,脸上带着满足的红晕,神秘兮兮地拍了拍身边的帆布背包:
“哥,嫂子,秋月,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东西!”
他先是从包里掏出两双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虎头鞋
两顶同样虎虎生威的虎头帽,献宝似的递给李春花:
“嫂子,给文文和玟玟的!
我特意在义诊那个村的巧手大娘那儿换的!
用的都是好料子,您看这针脚,多密实!
大娘说这能辟邪保平安,保佑咱家俩宝贝疙瘩像小老虎一样健壮!”
他特意强调了“换”的,显然直接买需要布票,十分不易。
李春花接过虎头鞋帽,入手厚实柔软,针脚细密匀称,虎头上的眼睛用黑扣子缀着,虎须用彩线绣得根根分明,栩栩如生,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美好的寓意。
她眼睛一亮,由衷地赞道:
“哎哟!真好看!
建华,你可真有心了!
这东西现在可金贵着呢,布票难弄,乡下会做这个的老手艺人也不多了!
嫂子替文文玟玟谢谢你小叔!”
她摩挲着鞋帽,心里暖融融的。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党建华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接着,他又把手伸进背包深处摸索,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
“还有呢!给小家伙们的玩具……”
他掏出来的,是一个拨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