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新的工业规划(2/2)
核能(目前已经得到了原料来源,离心机制造已达到既定目标,反应堆建设已完成)
航天(探空火箭已完成发射,新一代燃料已经制备完成,目前已具备一定的发射能力。)。
……
2、轻工业取舍:
主动放弃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
集中有限劳动力于精密电子元件加工、仪器仪表、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相对高附加值领域。
3、教育超常规投入:
按照之前的计划,熊猫集团南洋的教育机构也已经搭建完成,采用的是基础普及加高等精英型方式。
目前的高等教育设立了三所综合理工类大学,一所农业大学,一所海洋大学,两所医科大学(中西医各一所),一所综合类文科大学,两所师范类大学。
专科类学校倒是设立了不少,技工类、职业教育类的也比较多。
学前教育(2年)、小学(4年)、中学(初中+高中4年)属于免费义务教育;
专科、技工、职业类教育采用类似于定向委培;
推行“基础普及+高等精英+定向职业”三级火箭模式,义务教育阶段强化数理基础。
高等教育采用契约式免费教育——集团全额资助,毕业生必须为国家服务至少三十年。
同时,全球范围内,不惜重金挖角!
美籍华人工程师、欧洲不得志的科学家、印度理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
用三倍、五倍的薪酬,用最先进的实验室承诺,把人挖过来!
4、借鸡生蛋:
利用美国技术解禁窗口,疯狂引进设备、购买专利、聘用美国工程师等。
买来的,就是我们的起点!
……
最后党建国掷地有声的说道:
“困难如山,但机遇之窗稍纵即逝!
现在不咬牙布局这些未来产业,十年后,我们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
人不够,就去抢,去培养!
钱不够,熊猫集团的利润就是血库!
南洋,必须有自己的‘关键技术’,我认为是半导体!是卫星!
是独立自主的工业科技体系!”
这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清晰的路径图,最终说服了在场的科学巨擘们。
王教授代表教授团队,缓缓点头,眼中是破茧般的决绝,说道:
“好!既然看准了方向,老头子我这把骨头,就陪着党先生,在这南洋之地,再拼一次!
我也想和那些在内地的同行们,比拼一下!”
李工、钱老等人也纷纷表态。
一份凝聚了超前眼光与务实路径的《南洋联邦(筹)十年科技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在无数杯浓咖啡的见证下,艰难而坚定地诞生了。
草案的核心,是构建一个以重工业和基础机械为骨架,以石化化工为血脉,以半导体和航天为神经与眼目,核能为潜在心脏的、具备高度自主性与前瞻性的科技-工业复合体。
这份纲要,将成为熊猫集团未来发展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