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素衣出征(完结)(2/2)
这一次,她们唱的是一首更加柔情而又无比坚贞的诗歌——汉苏武《留别妻》的改编版,更像是妻子送别征夫: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歌声婉转,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和决绝。
生离死别之情,家园守护之志,尽在这歌声之中。
许多行军的士兵忍不住回头,看向那一片白色的身影,眼中含泪,却步伐更加坚定。
唱罢,所有妇人再次深深长揖不起,如同化作了一片白色的汉白玉,默默地送别远去的洪流。
壮妇的声音渐渐消散在空中。
此时,前方的先头部队已经消失在视野尽头,但后续部队仍在源源不断地通过宣武门。
最后,轮到了那些守护在祖宗牌位下的14岁少年。
他们站了起来,面向军队远去的方向。
他们的脸上没有了稚气,只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一种近乎冷酷的决绝。
他们开始唱歌,唱的却是一首儿歌!
歌词带着一种诡异的美感和绝对的复仇意志:
“京观京观,你为何矗立沙场上~”
“京观京观,你为何殷殷染血光~”
“京观京观,你为何有时低吟有时狂,有时裂来有时僵~”
“京观京观,你可曾记过庆功觞~”
“京观京观,你可曾听过断矛折戟响~”
“京观京观,你可曾见过万卒同袍千骑葬,忠魂归四方~”
“京观京观眸中霜,刃光刃光冷苍苍~”
“京观京观,那残甲仍嵌在垣墙,引苍鹰盘桓直下九幽荡~”
“京观京观,那地府可存往生桨~”
“京观京观,那将军卸甲几时还~”
“京观京观,那英灵何时踏破冥河千重浪,巍巍守国疆~
“京观京观眸中霜,刃光刃光冷苍苍~”
“京观京观,那战骨已化作山梁,为他刻碑文带他认故乡~”
……
少年们的歌声,清澈而冰冷,仿佛不是人间的曲调,而是来自九幽地府的吟唱。
他们用最纯真的嗓音,唱着最血腥、最残酷的内容,表达着这个民族最深沉的仇恨和最决绝的意志——
不仅要胜利,更要用敌人的尸骨,垒砌成山,以儆效尤!
让所有敢犯华夏者,望之胆寒!
这歌声,成为了这场旷古未有之出征仪式的最终注脚,久久回荡在清晨的天空中,令人毛骨悚然,又热血沸腾。
在整个过程中,数台熊猫电视台最先进的摄影机,从不同角度,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古朴的宣武门、
披麻戴孝的祠官、
密密麻麻的祖宗牌位、
肃杀的少年、
坚毅的壮妇、
玄端礼服的党建国、
赤色深衣的小皇子、
素衣捧剑的王大刀、
高唱《无衣》的铁流、
长揖吟唱的妇女、
以及高歌《京观》的少年……
这些影像资料,将被精心剪辑制作。
待到前方战果传来之日,它们将通过熊猫电视台的频道,向千岛王国全体国民,向南洋乃至全世界所有能接收到信号的地方播放。
这不仅仅是一场战前动员,更是一场政治宣言和心理攻势,旨在向内外展示这个新生政权的决心、力量及其所依托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悲情。
旭日,终于完全跃出了海平面。万道金光洒向大地,照亮了空空荡荡的军营,照亮了依旧肃立的妇孺,照亮了袅袅余烟的祭坛,也照亮了南方那未知的、必将被血与火染红的征途。
千岛王国的利剑,已然出鞘!
(正文完结,后续还会有一些尾声,以及一些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