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继续增加人手(2/2)
因而对其一些“不合规矩”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利用这段相对和平的窗口期,党建国加速推进内部建设。那些在审查中表现出不稳定倾向的人员被陆续派往越南战场,国内的政治环境更加稳固。
与此同时,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启动:
连接爪哇、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海底电缆工程竣工,通信效率大幅提升;
各岛的环岛高速公路通车,物流成本降低30%;
在苏门答腊发现的大型油气田开始商业化开采,能源自给率显着提高。
通过易货贸易,熊猫集团引进了多套现代化化肥和水泥生产设备。
位于爪哇的化肥厂投产后,
当年粮食产量增加20%;
新建的水泥厂则满足了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60%。
最引人注目的是,经过艰难谈判,熊猫集团与中国达成协议,
引进两套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设备。
当第一批设备运抵婆罗洲新建的钢铁厂时,千岛王国报道道:
“工业化的根基,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扎根。”
到1967年底,千岛王国不仅巩固了军事胜利,
更在经济建设和国际地位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个由商业帝国蜕变而来的新兴国家,
正在复杂的国际棋局中,
一步步走出自己的道路。
时间步入1967年,世界格局在微妙的变化中震荡。
随后的日子里,千岛王国启动了一项绝密的“桥梁计划”。
党建国通过劳德向华盛顿传递了,
四九城方面对权益的坚定立场,
同时通过李春花向四九城,
传达了鹰酱对避免直接冲突的潜在意愿。
这是一场走钢丝般的外交舞蹈。
千岛王国的情报人员在两国间穿梭,
传递着不便于官方渠道沟通的信息。
到1967年夏季,虽然侦察与反侦察的博弈仍在继续,
但一个不成文的默契逐渐形成:
美军侦察机避免过分挑衅的航线,
四九城防空部队则在开火前会发出更多警告。
这一切的背后,是千岛王国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轻轻调节着两个巨人之间的距离。
与此同时,安南战争的漩涡正在吞噬越来越多的资源。
1967年7月,劳德再次飞抵和平市,这一次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虑。
“党,我需要你的帮助,更多的帮助。”
劳德开门见山,
“国内的反战声浪越来越高,国会正在考虑削减军费。
我们在安南需要更稳固的后方,更需要显着的战果来堵住那些批评者的嘴。”
党建国为劳德倒上一杯威士忌,静静听着。
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个时空里,安南战争因为千岛王国的深度参与已与大不相同。
由于熊猫集团提供了大量火箭炮、凝固汽油弹和云爆弹,
美军及其盟友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更多战术胜利。
而更让美军指挥官们欣赏的是,
熊猫保安队在控制区内实施的那套网格化管理和屯田制度。
“你的保安队控制区,是整个南部安南最安全的地方。”
劳德由衷赞叹,“没有游击队骚扰,没有后勤线被切断的担忧。
我们的部队可以在那里安心休整,伤兵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华盛顿希望你们能扩大这种安全区的范围。”
党建国沉吟片刻。
此时,熊猫集团已向安南派驻了123万人的保安部队,主要由归化的南洋土着组成。
继续增兵意味着要进一步消耗本已紧张的人力资源,
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订单和更紧密的美千关系。
“我再给你31万人。”党建国最终做出决定,
“但这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而且,我需要更多的回报——不仅仅是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