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182章 秦23

第182章 秦23(2/2)

目录

秦始皇(点头):(看向展厅外的高楼大厦)那些铁鸟(指飞机)是怎么飞的?那些会说话的方块(指手机)是何道理?

考古队长(调出全息投影):这是飞机的原理,依靠空气动力学;这是芯片,能储存千万卷书的内容……(突然哽咽)陛下,您知道吗?清末年间,列强用大炮轰开国门,我们差点亡了国。是考古队在俑坑找到的冶铁图谱,帮我们快速掌握了炼钢技术;是郡县制的记载,让我们明白统一的重要性……

秦始皇(注视着投影中高铁飞驰的画面):(轻声)寡人的长城,挡不住洋枪洋炮;但寡人的陶俑,挡住了亡国灭种的劫数。(转向总门俑的复制品)你们把这些火种用在了正途,很好。

考古队长:您当年为何笃定后世能看懂这些密码?

秦始皇(指向展厅里的游客,他们正用手机拍摄陶俑):因为他们身上流着和寡人一样的血。(身影渐淡)告诉他们,总门不止在骊山,在每个认“华夏”二字的人心里。若再遇浩劫,不必掘陵,看看身边的人——他们就是新的兵马俑。

第四幕:门启未来

场景:2120年,地球遭遇小行星撞击,全球通讯中断,粮食危机爆发。一群年轻人根据总门俑的指引,在骊山陵附近建立了“华夏火种基地”,正用俑身记载的古法培育耐寒作物。

年轻人甲(捧着铜片):爷爷,您看!这上面说秦代用草木灰改良土壤,我们试了果然有效!

老人(抚摸铜片上的“华夏”二字):当年始皇帝藏的不是技术,是信心。他知道,只要我们还记得自己是谁,就总有办法活下去。(指向基地外的旗帜,上面印着总门俑的剪影)看,那就是我们的总门,永远为华夏敞开。

(镜头拉远,基地的灯光在黑暗中连成一片,像当年的兵马俑阵,在大地上亮起点点星火。画外音响起秦始皇的声音:)

“朕之功过,任尔评说。但华夏不绝,便是朕的丰碑。”

《观秦俑寄怀》

工艺门无名

骊山下藏十万兵,陶骨青铜铸国程。

不是君王贪厚葬,为留薪火照途明。

总门玉透星图显,分俑铜铭族姓清。

千载风云多变幻,犹闻始帝唤苍生。

铁鸟曾惊华夏土,芯片终承古匠情。

莫道焚书多酷烈,早将文脉入陶坑。

今朝天工重见日,方知秦俑是长旌。

总门不锁千秋意,只护龙族一脉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