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东汉25(2/2)
(王功曹听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铸造时的“糗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老仆在一旁也跟着笑,手里的锦盒都晃了晃。)
王功曹:(指着三人)你们这群小子,倒也有趣!铸个铜樽,出了这么多岔子,却偏偏铸出了这么个“个性十足”的物件!老班头,这铜樽我满意,比那些死板的铜器好多了——太守大人肯定喜欢!
(老班头拱手行礼)谢功曹大人。能让大人满意,是我们宫束班的福气。
(王功曹走后,三人又闹了起来——阿夯抱起铜樽想显摆,却差点把铜樽摔了,阿釉赶紧扶住,阿钎则拿着布巾擦铜樽上的浮尘,三人笑作一团。老班头看着他们,嘴角扬了起来,他知道,这尊鎏金熊足铜樽,不是什么“完美器物”,却是宫束班一群人的“心意”——是闲暇时的打闹,是出错时的笑声,是较真时的琢磨,最终凝成了这尊独一无二的“憨趣铜樽”。)
第四幕:千年后的“憨态依旧”
场景:南阳市博物馆·展厅——玻璃展柜内,鎏金熊足铜樽静静矗立,灯光打在鎏金纹饰上,泛着柔和的金光;展柜前围着几个游客,一个小孩正指着铜樽的熊足,叽叽喳喳地说话,旁边的讲解员拿着扩音器,轻声介绍着铜樽的历史。
时间:现代·上午
(小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铜樽的熊足,眼睛亮晶晶的。)
小孩:(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铜樽的腿好胖啊!像不像上次咱们去动物园看的熊?它的爪子好短,是不是跑不动呀?
(妈妈笑着摸了摸小孩的头,讲解员也笑了,拿着扩音器说)小朋友说得对!这尊铜樽叫“鎏金熊足铜樽”,是东汉时期的器物,你看它的熊足,圆滚滚的,确实像一只憨态可掬的熊。当年铸造它的工匠,在制作时还出了不少小差错——比如熊足一开始画成了五趾,流云纹刻深了一处,但工匠们没有把这些“差错”改掉,反而保留了下来,让这尊铜樽多了几分趣味。
(一个年轻游客拿起手机拍照,笑着说)原来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我还以为古代的铜器都是规规矩矩的,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性”的,这熊足看着就亲切,像个胖乎乎的小胖子。
(讲解员点头,继续说)是啊,这尊铜樽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不完美”——没有刻意追求对称和规整,反而带着工匠们的巧思和趣味。当年铸造它的宫束班工匠,就是一群喜欢嘻嘻哈哈的年轻人,他们在闲暇时光里琢磨、尝试,哪怕出了错也不气馁,最终造出了这尊独一无二的鎏金熊足铜樽。
(小孩又指着铜樽的流云纹,好奇地问)那这流云纹为什么有一处鼓鼓的呀?是工匠叔叔不小心弄的吗?
(讲解员蹲下来,轻声说)对呀,是工匠叔叔刻深了,后来又修了修,就成了现在这样——像流云卷着风,多生动呀!这就是古代工匠的智慧,他们能把“差错”变成“亮点”,让器物有了自己的故事。
(展厅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鎏金熊足铜樽上,熊足的鎏金依旧闪亮,流云纹的“小疙瘩”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像在诉说着千年前的趣事——一群憨货的嘻嘻哈哈,一次又一次的小差错,最终凝成了这尊个性十足的铜樽,跨越千年,依旧能让看到它的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尾声
场景:宫束班工坊·夜晚——月光洒在院内,老班头和三个徒弟坐在高台上,围着鎏金熊足铜樽,手里拿着粗茶淡饭,笑声在夜里回荡。
阿夯:(咬了一口饼)老班头,您说这铜樽送到太守府,太守大人会不会喜欢呀?要是喜欢,下次会不会还让咱们铸器物?
老班头:(喝了一口茶,笑着说)肯定喜欢!这铜樽带着咱们的劲儿,比那些死板的器物鲜活多了——就算过了多少年,有人看到这熊足,也能想起咱们这群“憨货”。
阿釉:(指着铜樽的熊足)那他们会不会知道,这熊足一开始是五趾?会不会笑咱们连熊有几趾都不知道
鎏金憨趣谣
主歌1
南阳工坊槐树下
阿夯锻铜力气大
锤一偏铜屑飞溅得阿釉发间缀
熊足画蹭花啦笑出眼泪直揉眼
主歌2
阿釉炭笔描纹路
五趾熊足画得酷
阿钎錾深了沟流云纹里藏小瘤
老班头摇着头却把趣味记心头
副歌
鎏金熊足铜樽闪憨态藏着千年暖
嘻嘻哈哈差错之间巧思在蔓延
圆胖熊足卷云绕故事比金还耀眼
主歌3
功曹来把铜樽验
初见皱眉嫌熊圆
听缘由摸纹路嘴角慢慢弯成弧
夸鲜活赞特别笑声漫过工坊檐
主歌4
千年博物馆里见
孩童指着熊足念
“像胖熊跑不颠”讲解员把旧事牵
金粉亮趣意显匠人心思从未变
副歌
鎏金熊足铜樽闪憨态藏着千年暖
嘻嘻哈哈差错之间巧思在蔓延
圆胖熊足卷云绕故事比金还耀眼
尾声
宫束班的旧时光
笑声裹着鎏金香
铜樽见证平凡欢畅温暖代代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