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281章 三国26

第281章 三国26(1/2)

目录

针绣山河

人物表

-老班头:男,50岁,宫束班掌事,手艺精湛,性格沉稳,看重班社名声

-阿福:男,22岁,宫束班学徒,手脚麻利却爱偷懒,好奇心重

-阿绣:女,20岁,宫束班唯一女学徒,心思细腻,对刺绣极有天赋

-柱子:男,23岁,宫束班学徒,性格憨厚,力气大,擅长打磨木料

-李掌柜:男,45岁,建业城绸缎庄掌柜,消息灵通,常来宫束班定制木架

-村民老张:男,55岁,城郊村民,朴实热情,常来城里送货

第一幕:闲得发慌的宫束班

场景一:宫束班作坊-日

【作坊里堆着半成的木柜、雕好的门簪,阳光透过木窗洒在木屑上。老班头坐在案前打磨木梳,阿福瘫在长凳上晃腿,柱子盯着未完工的木门发呆,阿绣正用碎布擦木架】

阿福:(打了个哈欠)班头,这都连着三天没活了,再这么闲下去,我手上的力气都要散了!

老班头:(头也不抬)急什么?上个月赶制王府的雕花门,你们喊着累,这才歇几天就耐不住了?

柱子:(挠挠头)不是耐不住,是手里没活,心里空得慌。上次李掌柜说要做十副绣架,这都过去五天了,怎么还没来取?

阿绣:(停下手中活)许是绸缎庄忙吧?前几天我去买丝线,见他店里围着好些夫人小姐,好像在说什么“赵夫人”。

阿福:(猛地坐起来)赵夫人?哪个赵夫人?莫不是宫里那位?

老班头:(放下木梳)该是吴王身边的赵夫人。听说这位夫人有“三绝”,机绝、丝绝、针绝,前阵子还为吴王绣了《山川地势图》,行军布阵都用得上。

阿绣:(眼睛亮起来)我也听人说过!说那幅图上的山川河流、城邑军营,绣得跟真的一样,连哪处有渡口、哪处有树林都标得清清楚楚。

柱子:(凑过来)刺绣还能当地图用?这也太神了吧!咱们平日里见的绣品,不都是些花鸟鱼虫吗?

老班头:(叹口气)寻常绣品自然比不得。赵夫人出身江南绣户,手上功夫是祖传的,再加上心思灵巧,才能绣出这般奇物。可惜啊,这般好手艺,也就宫里能见着。

阿福:(拍了下大腿)班头,咱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咱们也试试刺绣?

【老班头瞪了阿福一眼,柱子和阿绣都愣住了】

老班头:你小子糊涂了?咱们是做木工艺的,拿惯了刨子凿子,哪会拿绣花针?别到时候绣不成样子,还让人笑掉大牙。

阿绣:(小声说)我……我小时候跟着娘学过几针,虽说绣得不好,但基本的针法还是会的。

柱子:阿绣会?那太好了!咱们不用绣什么山川地图,就绣个简单的,权当解闷了!

老班头:(犹豫片刻)罢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但丑话说在前头,若是绣坏了布料丝线,你们自己赔。

阿福:(跳起来)放心吧班头!保证不浪费!我这就去买丝线和布料!

第二幕:手忙脚乱的绣活

场景二:宫束班作坊-午后

【作坊一角摆了张方桌,桌上铺着素色绢布,放着几捆丝线、几根绣花针。阿绣握着针教柱子穿线,阿福笨手笨脚地捏着针,老班头站在一旁看着】

阿绣:柱子,穿线的时候要把线头抿湿,这样才好穿过针孔。你看,像这样……

【柱子学着阿绣的样子,抿湿线头,试了三次才把线穿好,兴奋地拍手】

柱子:成了成了!阿绣,你看我穿好线了!

阿福:(不服气)这有什么难的,我也会!

【阿福拿起针和线,折腾了半天,线不仅没穿进去,还缠成了一团。柱子忍不住笑出声,阿福脸涨得通红】

老班头:(忍住笑)阿福,别急着逞强,先看阿绣怎么绣。阿绣,你先绣个简单的纹样给他们看看。

【阿绣点点头,拿起针,手腕轻转,不一会儿,绢布上就出现了一朵小小的梅花轮廓】

柱子:(凑上前)哇,阿绣,你绣得真好看!这梅花看着跟要开了一样。

阿福:(凑过来)我也试试!我要绣只老虎,比梅花威风!

【阿福拿起针,用力往绢布上扎,结果针没扎稳,手一抖,线扯出了一个大洞。阿福顿时蔫了】

阿福:完了完了,这布废了……

阿绣:(走过去看了看)别急,这个洞不大,我可以在旁边绣片叶子遮住。

【阿绣拿起针,在破洞周围绣了片卷曲的叶子,刚好把破洞盖住,看着还像特意设计的纹样】

老班头:(点头)阿绣这心思倒是灵巧。阿福,你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先从简单的纹样练起,比如绣个葫芦、绣个云纹。

柱子:我也绣葫芦!我娘最喜欢葫芦了,要是绣好了,我就给我娘带回去。

【接下来的几天,宫束班的学徒们每天围着方桌绣活。阿福慢慢静下心来,绣的葫芦有模有样;柱子绣的云纹虽然有些歪歪扭扭,但胜在工整;阿绣则在绢布上绣起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有小桥、流水、乌篷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