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三国43(2/2)
山神(虚影)
(声音如谷中回声)凡人,你护木石,木石亦护你。此崖是“镇山岩”,凿槽时莫伤其“筋脉”——崖顶那棵老青杠,便是岩的“须”,莫动它。
【话音落,虚影消失,石条轻轻落在地上,竟没砸出半点坑。宫束爬起来,走到崖顶的老青杠树下,伸手摸了摸树干,忽然对着树躬身行礼】
宫束
(对着树,也对着空气)谢山神指点,草民记下了。
【姜维站在原地,看着那棵老青杠树,又看了看悬在半空的石条,眼中的不屑早已变成震惊。他走到宫束身边,拱手行礼】
姜维
宫束班主,是维见识浅了。此后修路,若有差遣,尽管吩咐。
第三幕:嘉陵江桥
场景四:嘉陵江畔-夜-外
【月色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江中心的桥墩已筑起一半,老石正领着几个石匠打磨墨玉岩,墨玉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宫束坐在江边的石头上,手里拿着一根青杠木,正削着什么】
榫儿
(走到宫束身边,递过一碗水)师父,老石伯说,镇水石要刻“水纹符”,可他忘了符的样子,这可怎么办?
【宫束接过水,喝了一口,指了指江面——月光下,江水的纹路竟和他手里木头上的纹理一模一样。他将木头递给榫儿】
宫束
你看,江水的纹路,就是最好的“水纹符”。老石伯年纪大了,记不清符的样子,可江水没忘。咱们刻镇水石,不用记古符,就刻江水的纹路——让石头“认”准江水的性子,江水自然不会冲桥。
【老石听到这话,忽然放下手里的凿子,走到江边,看着江水的纹路,老泪纵横】
老石
(哽咽)对!对!当年秦人造桥时,老石匠就是对着江水刻的符!是俺老糊涂了,忘了“道法自然”的理……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诸葛亮带着侍卫赶来,身后还跟着几辆马车,马车上装着粮食和布匹】
诸葛亮
(走到众人面前,羽扇指着马车)听闻诸位连日赶工,粮草和御寒的布匹送来了。本相刚从南郑过来,走了你们修好的七盘关那段路,比先前快了三倍不止。
【宫束起身,拱手行礼】
丞相体恤,草民感激。只是嘉陵江这桥,还缺最后一块镇水石,刻好就能架梁了。
【诸葛亮走到老石身边,看着那块待刻的墨玉岩,忽然发现岩上的纹路竟和自己案头蜀道图上的江水纹一模一样,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叹】
诸葛亮
(轻声)果然是“民间有巧匠,天工出布衣”。若此桥修成,北伐之路便通了大半。
【就在老石拿起凿子,准备刻水纹时,江面忽然起了大风,浪头拍打着桥墩,桥墩竟微微晃动。民夫们惊呼起来,纷纷去扶桥墩上的木架】
夯子
(扎稳马步,双手扶住木架)师父,风太大了,桥墩要晃!
【宫束走到江边,将手里的青杠木扔进江里,木头上刻着的纹路在水中展开,竟像一道屏障,挡住了浪头。他对着江面喊道】
宫束
江水莫急!这桥不是拦你的路,是给行路人搭的道。你若肯“让”一步,日后行路人会给你敬香,给你添土,让你永远清清爽爽!
【话音落,江面上的风忽然停了,浪头也小了下去。老石趁机拿起凿子,在墨玉岩上刻下江水的纹路——每刻一笔,江面就平静一分。当最后一笔刻完时,墨玉岩忽然发出淡淡的绿光,老石将它放进桥墩的凹槽里,绿光顺着桥墩蔓延,竟在桥墩周围形成了一圈无形的屏障】
老石
(站起身,对着江面拱手)成了!镇水石认江了!
【诸葛亮看着平静的江面,又看了看发光的桥墩,忽然对宫束、夯子、榫儿、老石深深一揖】
诸葛亮
诸位,是你们用“憨劲”,通了这天堑。本相替蜀汉百姓,谢过你们!
第四幕:金牛道成
场景五:金牛道终点-日-外
【三个月后,金牛道全线贯通。从汉中到成都的官道上,粮车、商旅络绎不绝。道旁种着一排排青杠树,都是宫束班和民夫们亲手栽的。宫束、夯子、榫儿、老石站在道旁,看着往来的行人,脸上满是憨笑】
行人甲
(牵着马,对同伴说)这道修得真平!以前走这段路要半个月,现在五天就能到成都,多亏了那些工匠!
行人乙
听说领头的叫宫束班,都是些憨直人,修路时还跟山神说话呢!
【诸葛亮和姜维骑着马走来,身后跟着文武官员。诸葛亮翻身下马,走到宫束面前,手里拿着一块金牌,金牌上刻着“蜀道天工”四字】
诸葛亮
宫束班主,陛下听闻金牛道成,特赐“蜀道天工”金牌,还想召你们入朝廷工部任职,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宫束接过金牌,看了看夯子、榫儿、老石,又看了看道旁的青杠树,忽然将金牌递了回去】
宫束
(拱手)丞相,俺们是民间工匠,住惯了山里的木屋,坐不惯朝廷的官椅。这金牌,您还是收着吧——俺们只盼着道旁的青杠树能长高,盼着走这条路的人能平安,就够了。
【夯子挠了挠头,笑着说】
俺还想跟着师父修更多的路,让山里的人都能走出山,让山外的人都能走进来!
【榫儿也点头】
俺还要凿更多的榫卯,让木桥、木屋都能“站”得稳,不塌不裂!
【诸葛亮看着几人憨直的模样,忽然笑了,将金牌递给姜维,转身对众人说】
诸葛亮
好!既然诸位不愿入仕,本相便不勉强。但这“蜀道天工”的名声,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是一群“憨货”,用木石的灵,通了蜀汉的脉!
【此时,道旁的青杠树忽然沙沙作响,一片片叶子飘落在宫束班几人的肩上,像在点头。远处的摩天岭上,又闪过一道淡青色的虚影,那是山神在笑】
【宫束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又看了看脚下平坦的道路,忽然大声喊道】
宫束
(对着天空,对着山林)金牛道成了!木石有灵,路通天下!
【夯子、榫儿、老石也跟着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和往来行人的笑声、马蹄声、车轮声混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蜀道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