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320章 隋朝22

第320章 隋朝22(2/2)

目录

阿青:(点头)我明天一早就来磨錾刀,争取把纹饰錾得清楚些。

小石头:(也赶紧说)我来帮师父配新的铜料,这次我一定仔细算比例。

(陈老匠看着三个学徒,眼里满是欣慰,他拍了拍青铜坯,轻声说)咱宫束班,从来不是靠“一次成”吃饭的,是靠“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磨出来的。这青铜卣,早晚会成。

场景三:深秋晨雾·细錾

时间:两月后,秋,辰时

地点:同工坊

人物:陈老匠、阿青、阿束、小石头

(工坊外飘着薄雾,里面却暖烘烘的。案上摆着已经铸好的青铜卣坯,阿青正拿着细錾刀,在卣身錾宝相花的花瓣,阿束蹲在旁边,用小锉刀磨提梁上的毛刺,小石头则拿着放大镜,检查已经錾好的纹饰)

阿青:(錾刀停了停,揉了揉眼睛)师父,这片花瓣的弧度总不对,您帮我看看。

陈老匠:(走过去,拿起青铜卣坯,对着光看了看)你錾的时候,手腕太僵了,要跟着花瓣的弧度走,像写字一样,起笔轻,收笔也轻。来,我给你示范下。

(陈老匠接过錾刀,手指握着阿青的手,慢慢往下錾。錾刀在铜坯上划过,留下一道细腻的纹路,一片花瓣渐渐成形)

陈老匠:(松开手)你试试,就按这感觉来。

阿青:(点点头,重新拿起錾刀,这次的动作果然柔和了些,花瓣的弧度也顺了)好像真的不一样了,谢谢师父。

阿束:(突然“哎呀”一声,手里的锉刀掉在地上)坏了,我把提梁上的云纹磨掉一点。

陈老匠:(走过去,拿起提梁看了看,眉头皱了皱)你这憨货,跟你说过多少回,磨的时候要盯着纹路,别光顾着快。这云纹是提梁的“骨”,磨掉一点,整道纹就断了气。

阿束:(低下头,声音有些委屈)我不是故意的,就是想赶紧磨完,帮阿青錾花。

小石头:(小声说)师父,阿束哥昨天帮我搬铜料,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今天还早早来干活,他不是偷懒。

陈老匠:(看着阿束通红的手腕,语气软了些)累了就说,别硬撑。手艺这东西,急不来。你把提梁给我,我用细錾刀把磨掉的地方补回来,你去给大家烧壶热水,歇会儿。

(阿束抬起头,眼里亮了亮,赶紧拿起提梁递给陈老匠,转身去烧热水。小石头凑到阿青身边,指着卣身上的纹饰)

小石头:(小声说)阿青哥,你看这宝相花,錾完之后,好像真的像师父说的那样,连着气呢,一片挨着一片,没断过。

阿青:(笑了笑)那是因为咱每天都錾到天黑,你还记得不?上个月下雨,工坊漏雨,师父把伞撑在青铜卣坯上,自己淋了一身雨,说“这坯子不能沾水,沾了水,以后錾纹就容易掉”。

(陈老匠拿着细錾刀,在提梁上补云纹,錾刀细细的,每一下都特别轻,生怕碰坏旁边的纹路。阳光透过薄雾照进工坊,落在青铜卣坯上,泛着淡淡的铜光)

场景四:冬日暖阳·成器

时间:三个月后,冬,午时

地点:同工坊,另有两位内侍(穿绯色官服,腰佩金鱼袋)

人物:陈老匠、阿青、阿束、小石头、内侍甲、内侍乙

(工坊里暖意融融,案上摆着一尊完整的青铜卣:通高32厘米,腹径18厘米,提梁是弧形的,上面錾着细密的云纹,云纹里还嵌着极细的银丝;颈部刻着三道弦纹,弦纹之间是宝相花,花瓣层层叠叠,每一片花瓣的边缘都錾着锯齿纹,显得格外精致;腹部是缠枝纹,藤蔓绕着宝相花,连绵不断,没有一处断笔;器底刻着“开皇十七年,宫束班造”八个篆字,字体工整。阿青、阿束、小石头围在案前,眼睛都不离开青铜卣,陈老匠则站在一旁,手里攥着那块磨亮的铜尺,有些紧张)

内侍甲:(走到案前,拿起青铜卣,轻轻掂了掂,又用手指敲了敲器身,声音清越悠长)不错,分量趁手,音色也正,看来宫束班果然没让陛下失望。

内侍乙:(凑近看卣身上的纹饰,还拿出放大镜仔细瞧)这宝相花錾得真细,花瓣里的锯齿纹都没歪,缠枝纹也连得紧,比上次西域进贡的金器还精致。

陈老匠:(赶紧拱手)二位大人过奖了,这都是三个憨货的功劳。阿青錾了两个月的纹饰,手上磨起了好几个泡;阿束补了三次提梁,每次都熬到半夜;小石头天天盯着配料,没出一点错。

阿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师父,我之前还总偷懒,要不是您骂我,我也做不好。

阿青:(看着青铜卣,眼里满是欢喜)我现在才明白,之前觉得费劲儿的每一下錾刻、每一次打磨,都是为了现在——看着这青铜卣,就像看着自己养的孩子,特别骄傲。

小石头:(小声说)我昨天把《考工记》里关于青铜卣的记载抄了下来,还在后面加了一句“隋开皇十七年,宫束班造此卣,用宝相花、缠枝纹,铜锡配比合‘四分其金而锡居一’,器成,音色清越,形制雅致”,以后要是有人看到这记载,就知道咱宫束班做过这东西了。

内侍甲:(笑了笑,把青铜卣递给陈老匠)陛下说,好的手艺要传下去,宫束班能把商周的老手艺,改成咱隋代的新样子,值得赏。这青铜卣,陛下要放在东宫,给太子当礼器用。

(陈老匠接过青铜卣,阳光照在卣身上,宝相花和缠枝纹在光下显得格外鲜活,像是要从铜器上长出来一样。他把青铜卣递给阿青、阿束、小石头,让他们轮流捧着看)

陈老匠:(看着三个学徒的笑脸,轻声说)咱宫束班的人,一辈子可能就做几件像样的东西,但只要做出来,能让后人知道,隋代有群手艺人,用心做过青铜卣,就够了。

(阿青捧着青铜卣,阿束凑过去看器底的篆字,小石头则小声念着自己抄在《考工记》上的话,内侍甲和内侍乙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也露出了笑意。工坊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把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和案上的青铜卣,一起留在了这隋代的冬日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