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338章 唐《紫云楼》

第338章 唐《紫云楼》(2/2)

目录

(苏绣娘提着个食盒走过来,食盒里放着解暑的绿豆汤,她把食盒递给老木)

苏绣娘:老班头,天太热了,让工匠们歇歇,喝点绿豆汤解暑。楼里的帐幔我已经绣好了一半,你看……

(苏绣娘打开食盒,里面放着块绣好的锦缎,锦缎上绣着紫云纹样,紫色的丝线在阳光下泛着光,像真的云彩一样)

老木:(拿起锦缎,摸了摸上面的针脚)好!好手艺!苏绣娘,这帐幔挂在楼里,定能让陛下眼前一亮!

(李石匠拄着石杵,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裤腿上沾着血,他的脚腕肿得老高)

小凿:(赶紧跑过去扶他)李师傅,你咋了?

李石匠:(摆了摆手)没事,昨儿采石的时候,被石头砸了下脚,不碍事。终南山的青白石已经运来了一半,剩下的再过几天就能到。

老木:(皱着眉,蹲下来看他的脚)都肿成这样了还说不碍事!小凿,扶李师傅去旁边的棚子里歇着,让郎中来看。剩下的采石活,我让其他人去!

李石匠:(挣开小凿的手)不行!那青白石只有我认识,别人分不清哪块好哪块坏,要是用了次石,楼基不稳,那可咋整?

(老木看着李石匠倔强的眼神,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半块墨斗,递给李石匠)

老木:那你也得歇着,我让张木匠跟着你,你指哪块,他就让人搬哪块,不许你自己动手!

(李石匠接过墨斗,点了点头,小凿扶着他去了棚子。赵瓦匠跑过来,脸上沾着灰,手里拿着块瓦片)

赵瓦匠:老班头,楼顶上的琉璃瓦不够了,城里的瓦窑说要一个月才能烧好,这可咋整?

(老木走到工地边,看着远处的山峦,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对赵瓦匠说)

老木:去耀州!耀州的瓦窑烧的琉璃瓦最好,颜色正,还结实。你带着人去耀州,就说宫束班要盖紫云楼,让他们先把烧好的瓦给咱送来,钱咱随后给!

赵瓦匠:(眼睛一亮)对!耀州瓦窑!我这就去,保准把琉璃瓦运回来!

(太阳渐渐西斜,工匠们还在忙碌,老木站在高台上,看着紫云楼的框架一点点搭建起来,廊柱立起来了,横梁架上去了,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小凿走过来,递给他一块干粮)

小凿:师父,吃点东西吧,你都一天没吃东西了。

老木:(接过干粮,咬了一口)没事,看着这楼一点点起来,比吃啥都香。小凿,你说,等紫云楼盖好了,陛下和群臣在楼上赏宴,看到咱盖的楼,会咋说?

小凿:(挠了挠头)肯定会说,这宫束班的“憨货”们,手艺真不赖!

(老木笑了,拍了拍小凿的肩膀,远处的曲江池里,晚霞洒在水面上,像铺了一层金箔,紫云楼的框架在晚霞中,渐渐有了几分巍峨的模样)

第三幕:紫云落成

时间

唐开元十四年,秋,巳时

地点

曲江池畔,紫云楼前

人物

-老木:宫束班班头

-小凿:老木徒弟

-王铁匠:铁匠坊主

-苏绣娘:绣坊掌事

-李石匠:石坊老匠人

-张木匠、赵瓦匠等工匠

-唐玄宗:唐朝皇帝,年三十八,身着龙袍,气度不凡

-杨贵妃:唐玄宗宠妃,年二十二,身着华服,容貌绝美

-李林甫:宰相,年五十四,身着紫袍,眼神深邃

-高力士:内侍省总管,年四十二,身着绯色官服,态度恭敬

(紫云楼终于落成,楼高三层,飞檐翘角,每层的檐角都挂着铜铃,风一吹,“叮叮当当”的声音格外好听。楼身用朱红漆涂饰,门窗上雕着精美的花纹,楼前的台阶用青白石铺就,纹理如流水。楼内的帐幔、帘幕都是苏绣娘带领绣坊姊妹绣的,紫云纹样在阳光下栩栩如生。老木领着工匠们站在楼前,都穿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紧张又期待的神情)

(远处传来“万岁”的呼声,唐玄宗在杨贵妃、李林甫、高力士的陪同下,骑着马走过来,身后跟着文武百官。老木领着工匠们赶紧躬身行礼)

老木:臣宫束班班头老木,率民间工匠,恭迎陛下、贵妃娘娘!紫云楼已如期竣工,请陛下检阅!

(唐玄宗下了马,走到紫云楼前,抬头打量着,杨贵妃站在他身边,也好奇地看着楼内的景象)

唐玄宗:(点了点头,语气带着赞赏)好!好一座紫云楼!飞檐翘角,朱红映日,比朕想象的还要气派!

(李林甫走过来,摸了摸楼前的柱子,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李林甫:陛下,这楼虽气派,可都是民间工匠所建,不知结实与否?

(李石匠听见这话,拄着石杵往前走了一步)

李石匠:宰相大人放心!这楼的地基用的是终南山的青白石,每块石头都经过挑选,楼基夯了九遍,比宫里的宫殿还结实!要是不结实,老臣愿意以命担保!

(王铁匠也往前走了一步,拍了拍腰间的铁钳)

王铁匠:楼里的铆钉、铁件都是咱长安铁匠打的,每个铆钉都敲了十下,要是有一个松动,我王铁匠就把这双手剁了!

(苏绣娘也走上前,手里拿着块绣好的锦帕)

苏绣娘:楼内的帐幔、帘幕都是用最好的丝线绣的,针脚细密,水洗不褪色,贵妃娘娘要是喜欢,民女再给娘娘绣几块!

(唐玄宗看着工匠们真诚的模样,笑了起来)

唐玄宗:好!好一群实在的工匠!朕就喜欢你们这股“憨劲”!老木,你领着工匠们辛苦了,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朕说!

(老木躬身行礼,语气诚恳)

老木:陛下,臣和工匠们不要赏赐。能为陛下盖成这座紫云楼,看着陛下和群臣在楼上赏宴,看着百姓们能远远看着这座楼,就是臣和工匠们最大的赏赐!

(杨贵妃走到楼前,看着楼内的帐幔,眼睛亮了起来)

杨贵妃:陛下,这楼真好看,尤其是里面的帐幔,绣的紫云像真的一样,臣妾想上去看看。

(唐玄宗笑着点头,对老木说)

唐玄宗:老木,你领着朕和贵妃,还有百官,上去看看吧!

(老木领着唐玄宗、杨贵妃和百官走上紫云楼,小凿和其他工匠们站在楼前,看着他们的身影,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唐玄宗走到楼的顶层,推开窗户,曲江池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长安城车水马龙,近处的曲江池波光粼粼)

唐玄宗:(感慨道)站在这里,真有“一览长安小”的感觉!老木,你们这群“憨货”,真是给朕造了一座好楼!

(老木站在一旁,看着唐玄宗满意的神情,又看了看窗外的景色,忽然觉得这半年的辛苦都值了。风从窗外吹进来,楼檐上的铜铃“叮叮当当”地响着,像是在为这群民间工匠喝彩。小凿在楼前拉着王铁匠的手,兴奋地说)

小凿:王师傅,你听见没?陛下说咱是“憨货”,还是夸咱呢!

王铁匠:(哈哈大笑)那是!咱宫束班的“憨货”,就是能盖出天下最好的楼!

(苏绣娘看着楼内的帐幔,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李石匠摸了摸楼前的青白石台阶,也笑了。阳光洒在紫云楼上,朱红的楼身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像一朵盛开在曲江池畔的紫云,永远留在了长安的岁月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