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明朝《宫束班》堪舆那些传奇故事(1/2)
人物设定
-班主赵憨:四十岁,粗眉大眼,手背上满是老茧,看似憨厚木讷,实则对榫卯、雕花等工艺门技法了如指掌,认死理,重情义,视“宫束班”的招牌如性命。
-大师兄钱愣:二十八岁,身材高大,力气过人,擅长粗木活,性格耿直冲动,遇事爱逞能,总想着替班主分忧,却常因鲁莽办砸事。
-二师兄孙拙:二十六岁,中等身材,眼神内敛,心思细腻,专攻雕花与镶嵌,手艺最巧,话最少,遇事爱琢磨,是班主的“隐形智囊”。
-三师弟李痴:二十四岁,瘦小精干,脑子活络,却总爱钻牛角尖,痴迷于各种新奇工艺,尤其对“风水与工艺结合”抱有执念,是班主口中“最不省心的憨货”。
-小徒弟周憨:十六岁,刚进班不久,记性差,手脚慢,但勤快好学,凡事总爱问“为啥”,是班主心尖上的“小尾巴”。
-目讲僧:年龄不详,身披破旧僧袍,眼神深邃,行踪不定,说话高深莫测,时而疯癫时而清醒,精通堪舆之术,卜葬奇验,口头禅“吾当以目讲天下”。
-王员外:五十岁,富甲一方,性格挑剔,为母亲择地建墓,既求风水宝地,又要墓门工艺精湛,对“宫束班”半信半疑。
-刘管家:四十多岁,王员外的得力助手,精明势利,对“宫束班”诸多刁难,处处克扣用料与工钱。
-锦衣卫沈千户:三十多岁,面色冷峻,行事干练,因追查一桩盗墓案来到此地,对风水、工艺皆有涉猎,眼光毒辣。
第一幕:祸起棺门
场景一:宫束班作坊-日
【作坊里堆满了木料、工具,木屑纷飞。赵憨正拿着墨斗在一块金丝楠木上弹线,钱愣光着膀子劈柴,斧头落下力道十足,木屑溅了周憨一身。孙拙坐在靠窗的案前,手持刻刀细细雕琢着一块桃木,花瓣纹路栩栩如生。李痴蹲在角落,对着一堆图纸喃喃自语,时不时用木棍在地上画着奇怪的符号。】
周憨:(抹了把脸上的木屑,凑到李痴身边)三师兄,你又在看啥呀?这些弯弯曲曲的是啥符咒?
李痴:(头也不抬)啥符咒?这是目讲僧流传下来的风水图!你懂啥,工艺要是不合风水,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吉利。
钱愣:(放下斧头,大步走来)啥风水不风水的,咱们是工艺人,把活做结实、做好看才是正道!三师弟你整天琢磨这些虚头巴脑的,小心班主说你。
赵憨:(放下墨斗,咳嗽一声)钱愣说得对,咱们“宫束班”立足三十年,靠的是“手艺硬、心眼实”,不是这些旁门左道。李痴,把你那些图纸收起来,王员外家的墓门明天就要动工了,今天必须把料备齐。
李痴:(不服气地嘟囔)班主,话可不能这么说。王员外要的是墓门,是安先人灵柩的地方,风水能不重要吗?我听说目讲僧最近就在这附近,要是能请他指点一二,咱们这墓门既合工艺,又合风水,王员外肯定满意。
赵憨:(瞪了他一眼)目讲僧行踪不定,且不说能不能找到,就算找到了,咱们是工艺人,靠的是自己的手艺吃饭,不是求来的风水。赶紧干活!
【孙拙停下刻刀,看了看李痴,又看了看赵憨,欲言又止,默默拿起另一块木料继续雕琢。】
场景二:王员外府客厅-日
【王员外端坐在太师椅上,刘管家站在一旁,赵憨带着钱愣、孙拙、李痴、周憨垂手站立。】
王员外:(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赵班主,我母亲的墓门,关乎我王家后人的福祉,用料必须是最好的金丝楠木,工艺要仿宫里的样式,雕花得是“松鹤延年”,不能有半点差错。
赵憨:(拱手)王员外放心,“宫束班”的手艺您打听打听,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用料方面,我们已经备好了上好的金丝楠木,保证真材实料。
刘管家:(冷笑一声)真材实料?赵班主,话可别说太满。我们员外说了,工钱可以给你,但用料得由我们府里供应,省得你们以次充好。还有,工期只有半个月,半个月后必须完工,误了吉时,你们可担待不起。
钱愣:(忍不住上前一步)刘管家,半个月太紧了!“松鹤延年”的雕花精细,光打磨就得好几天,再说你们供应的料,要是不合规格,耽误了工期算谁的?
赵憨:(拉住钱愣,瞪了他一眼)钱愣,不得无礼!刘管家,工期我们尽量赶,但用料方面,还请务必保证质量,否则我们没法保证工艺效果。
王员外:(摆了摆手)行了,用料我会让刘管家盯着,你们只管干活。若是做得好,我另有重赏;若是做得差,不仅拿不到工钱,还要赔偿我王家的损失。
赵憨:(重重点头)请员外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离开王员外府的路上,李痴一路嘀嘀咕咕。】
李痴:班主,我总觉得这事不对劲。王员外母亲的墓地,听说选在青龙山,那地方看着风水好,实则暗藏煞气。要是墓门的朝向、雕花不合风水,恐怕会出问题。
钱愣:(不耐烦地说)三师弟,你能不能别乌鸦嘴?咱们好好干活就行,哪来那么多煞气?
孙拙:(轻声说)三师兄说得有道理,青龙山的地形确实特殊,墓门的工艺或许该多考虑些细节。
赵憨:(叹了口气)细节咱们肯定会注意,但风水之事,咱们不掺和。做好手艺,问心无愧就好。
第二幕:风水风波
场景三:青龙山墓地-日
【墓地依山而建,已初具雏形。赵憨带着众人搭建了临时作坊,钱愣正在切割木料,孙拙专注地雕刻着墓门的门框,李痴拿着罗盘在墓地周围走动,时不时皱眉记录。周憨在一旁帮忙递工具,时不时偷偷观察李痴。】
李痴:(跑到赵憨身边,焦急地说)班主,不对劲!这墓地的朝向是坐北朝南,但青龙山的龙脉是东西走向,墓门要是按原定计划正对南方,正好冲犯了龙脉煞气。而且“松鹤延年”的雕花,鹤的朝向不对,会导致“阴气压顶”,对王员外家不利。
赵憨:(皱眉)李痴,我说过,咱们只做工艺,不看风水。王员外要求墓门坐北朝南,雕花是“松鹤延年”,咱们照做就是。
李痴:(急得直跺脚)班主,这不是小事!要是真出了问题,王员外肯定会怪罪咱们,“宫束班”的招牌就砸了!我听说目讲僧昨天在山下的观音庙现身,咱们不如去请他来看看?
钱愣:(放下工具,走过来说)三师弟,你是不是魔怔了?一个和尚的话能信吗?咱们都快完工了,再改方案,工期肯定赶不上了。
孙拙:(停下刻刀,说道)班主,三师兄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我刚才雕刻的时候,也觉得鹤的朝向有些别扭,或许可以调整一下雕花的布局,既不违背王员外的要求,又能让整体更协调。
赵憨:(沉默片刻)调整雕花布局可以,但朝向不能改。王员外特意交代的,咱们不能擅自做主。李痴,你要是再胡搅蛮缠,就回作坊去,别在这添乱。
【李痴见班主态度坚决,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角落,却偷偷把自己的罗盘揣进怀里,眼神里透着不甘。】
场景四:观音庙-夜
【观音庙破旧不堪,只有一盏油灯摇曳。目讲僧身披破旧僧袍,坐在供桌前,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嘴里念念有词。李痴偷偷溜进庙里,小心翼翼地走到目讲僧面前。】
李痴:(拱手行礼)大师,晚辈是“宫束班”的李痴,久闻大师精通堪舆之术,卜葬奇验,今日特来请教。
目讲僧:(缓缓睁开眼睛,眼神深邃)吾当以目讲天下,世间风水,皆在眼中。你所求何事?
李痴:(连忙说)大师,王员外母亲的墓地在青龙山,我们正在做墓门,朝向是坐北朝南,雕花是“松鹤延年”。我觉得这朝向冲犯了龙脉煞气,雕花也不合风水,可班主不肯改动,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目讲僧:(微微一笑)青龙山,龙脉藏,坐北朝南,煞气扬;松鹤立,方向错,阴气压,家宅殃。
李痴:(急忙问)那大师,可有破解之法?
目讲僧:(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李痴)墓门之下,埋此符纸;鹤头转向,朝东而望;榫卯相合,暗藏阴阳。切记,不可让外人知晓,否则煞气难消。
李痴:(接过纸条,如获至宝)多谢大师!晚辈感激不尽!
目讲僧:(闭上眼,重新念念有词)尘缘未了,因果循环,好自为之。
【李痴再三道谢后,偷偷溜回墓地。】
场景五:青龙山墓地-凌晨
【天还未亮,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天上。李痴趁着众人还在熟睡,悄悄来到已经做好雏形的墓门前,从怀里掏出符纸,想要埋在墓门之下。】
周憨:(揉着眼睛从临时帐篷里出来,看到李痴,惊讶地说)三师兄,你在干嘛?
李痴:(吓了一跳,连忙把符纸藏起来)没……没干嘛,我就是起来看看木料,怕受潮。
周憨:(走到墓门前,好奇地说)三师兄,你刚才是不是在埋东西?班主说了,不能在墓地乱埋东西。
【赵憨、钱愣、孙拙听到声音,纷纷从帐篷里出来。】
赵憨:(看到李痴神色慌张,皱起眉头)李痴,你在做什么?
李痴:(脸色发白,支支吾吾地说)没……没做什么。
钱愣:(上前一步,一把抓住李痴的手腕,从他怀里掏出符纸)班主,他藏了这个!
赵憨:(拿过符纸,打开一看,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顿时怒火中烧)李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咱们是工艺人,不信这些旁门左道!你竟然偷偷在墓地埋符纸,要是被王员外发现,咱们“宫束班”就彻底完了!
李痴:(急得哭了出来)班主,我是为了咱们班好!目讲僧说了,这墓门的朝向和雕花不合风水,会给王员外家带来灾祸,到时候肯定会怪罪咱们!这符纸是破解之法,还有,鹤头要朝东,榫卯要暗藏阴阳,这样才能化解煞气!
孙拙:(看着符纸,若有所思)班主,目讲僧的堪舆之术确实有名,或许三师兄说得有道理。咱们可以表面上按王员外的要求来,暗地里调整一下鹤的朝向,榫卯结构也可以做些改动,既不违背王员外的意思,又能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钱愣:(不解地说)二师弟,你怎么也跟着三师弟疯?咱们这么做,要是被发现了,岂不是欺瞒雇主?
赵憨:(沉默良久,重重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李痴也是一片好心。孙拙,你琢磨一下,怎么调整既能不被发现,又能让工艺更完善。钱愣,你盯着用料,别让刘管家挑出毛病。周憨,跟着我打磨墓门,务必做到光滑无瑕疵。李痴,你负责调整雕花,记住,只能微调,不能让外人看出破绽。
李痴:(喜出望外)谢谢班主!我一定办好!
【众人各司其职,孙拙重新设计了榫卯结构,在连接处暗藏了阴阳对应的凹槽;李痴将鹤头悄悄调整为朝东,又在雕花的缝隙里刻上了细微的吉祥纹路;赵憨带着周憨打磨墓门,每一处都精益求精。】
第三幕:危机降临
场景六:青龙山墓地-日
【墓门即将完工,王员外带着刘管家前来视察。赵憨带着众人迎了上去。】
王员外:(围着墓门转了一圈,仔细打量着雕花和材质,点点头)嗯,用料确实是金丝楠木,雕花也还算精细。
刘管家:(突然指着鹤的朝向,大声说)员外,不对啊!您要求的是“松鹤延年”,鹤头应该朝南,怎么朝东了?还有,这榫卯连接处,怎么看着有些不一样?
王员外:(脸色一沉)赵班主,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擅自改动雕花朝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