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660章 宫束班之福昌阁修檐记

第660章 宫束班之福昌阁修檐记(1/2)

目录

场景一:宜阳韩城镇街头-日

【场景描写】清嘉庆二十四年秋,豫西宜阳韩城镇尘土飞扬,骡马嘶鸣。街头酒旗飘摇,“李家酒馆”的幌子下,几个挑担货郎高声叫卖。街角墙根下,宫束班五人瘫坐成一团,个个灰头土脸,衣衫沾着泥点。

赵大胆(撸起袖子,露出结实胳膊,嗓门洪亮):我说班主,咱这“宫束班”好歹也是修过紫禁城角楼的,怎么到了这韩城镇,连个修庙的活儿都接不着?

钱抠门(摩挲着腰间瘪下去的钱袋,眉头拧成疙瘩,声音尖细):可不是嘛!前儿个那城隍庙的活儿,被一群本地泥瓦匠抢了去,说咱要价太高。咱这手艺,能跟他们那群糙汉子比吗?

孙机灵(眼珠滴溜溜转,手指在膝盖上敲着,嬉皮笑脸):我说二位,急啥?咱这不是刚到韩城嘛。听说镇外福昌阁正要修葺,那可是皇封的道观,要是能拿下这活儿,不仅能赚大钱,还能扬名立万!

李憨厚(挠了挠后脑勺,脸上带着傻笑,声音憨厚):福昌阁?我听说那建筑可怪了,两层屋檐,还有俩脊,四角的钟一吹就响,跟唱歌似的。

周班主(捻着山羊须,眼神深邃,语气沉稳):机灵说得对。方才我打听了,福昌阁始建于明,如今檐角腐朽,琉璃瓦也脱落不少,县令正招募能工巧匠。只是这建筑风格独特,垂檐双脊塔连式,寻常工匠不敢接手。

赵大胆(一拍大腿,猛地站起身):这有啥不敢的!咱宫束班啥大风大浪没见过?双层垂檐而已,咱给它修得比新的还结实!

钱抠门(连忙拉住赵大胆,心疼地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哎哎哎,你轻点!这衣服还得穿呢。班主,那福昌阁的工钱给得多不多?要是太少,咱可不合算。

周班主(瞪了钱抠门一眼):钱掌柜,目光放长远点。福昌阁是豫西名观,修好之后,咱宫束班的名声就能传到河南府去。走,咱现在就去见县令。

【五人收拾行装,赵大胆扛起工具箱,李憨厚背着铺盖卷,孙机灵蹦蹦跳跳地在前引路,钱抠门一路上还在盘算着工钱,周班主走在最后,神色笃定。】

场景二:宜阳县衙大堂-日

【场景描写】县衙大堂宽敞明亮,正堂悬挂着“明镜高悬”的匾额,两侧立着“肃静”“回避”牌。县令王大人端坐案前,身穿藏青色官袍,头戴顶戴花翎,神色威严。宫束班五人整齐地站在堂下。

王大人(放下手中的茶碗,目光扫过五人):你们就是从京城来的宫束班?听说你们修过紫禁城的建筑?

周班主(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回大人,正是小人等。我等曾参与紫禁城角楼的修葺,对各类古建筑营造法式略知一二。听闻福昌阁亟需修缮,特来毛遂自荐。

王大人(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不错,有胆量。福昌阁乃是我县名胜,建筑风格独特,垂檐双脊,双层飞檐,黄绿琉璃瓦覆顶,四角挑檐悬钟,稍有不慎,便会损坏原有风貌。你们可有把握?

孙机灵(上前一步,笑容可掬):大人放心!咱宫束班修建筑,讲究的是“修旧如旧”,既保证结实耐用,又能保留原有风格。那垂檐双脊,咱能给它做得严丝合缝;琉璃瓦,咱能给它铺得平平整整;四角悬钟,保证风吹过的时候,声音还是原来的韵味。

钱抠门(连忙补充,声音带着急切):大人,咱这手艺绝对没问题,就是这工钱……您看能不能给得痛快些?咱弟兄们出门在外,也不容易。

王大人(哈哈大笑):放心,只要你们能把福昌阁修好,工钱一分不少,还另有赏赐。不过,我有个要求,工期不能超过三个月,而且施工期间,不能影响香客祭拜。

赵大胆(拍着胸脯):大人放心!三个月包您满意!香客祭拜的地方,咱一定给留出来,绝不耽误。

周班主(再次拱手):请大人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王大人(点点头,吩咐手下):来人,取福昌阁的图纸给周班主。你们先去阁中查看,明日便可开工。

【手下递上图纸,周班主接过,五人向王大人行礼后,退出大堂。】

场景三:福昌阁山门-日

【场景描写】福昌阁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山门为石质结构,上面刻着“福昌阁”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进入山门,便是庭院,庭院两侧种着松柏,枝繁叶茂。主阁矗立在庭院尽头,双层垂檐,黄绿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四角挑檐悬挂着铜钟,微风拂过,铜钟发出“叮咚”的声响。阁身有些地方的琉璃瓦已经脱落,檐角的木构件也出现了腐朽的痕迹。

周班主(展开图纸,对照着主阁,眉头微蹙):这福昌阁的结构确实复杂。垂檐双脊,塔连式设计,木构件相互咬合,一点都不能出错。

孙机灵(爬上梯子,凑近檐角,仔细查看):班主,您看这檐角的斗拱,都已经朽坏了,得赶紧更换。还有这琉璃瓦,好多都裂了缝,下雨的时候肯定漏水。

赵大胆(站在阁前,仰头看着双层垂檐):这双层垂檐看着气派,修起来可不容易。得先把上面的瓦拆下来,再更换朽坏的木构件,最后再把瓦铺回去,还得保证上下两层檐对齐。

李憨厚(指着四角的铜钟,傻笑):班主,这钟真好听。咱修的时候,可不能把它弄坏了。

钱抠门(抚摸着一块完好的琉璃瓦,心疼地说):这黄绿琉璃瓦可是好东西,要是换得多了,得花不少钱。咱能不能找些相似的瓦来替换,省点成本?

周班主(瞪了钱抠门一眼):钱掌柜,万万不可!福昌阁的琉璃瓦都是特制的,颜色、规格都有讲究,要是用了次品,不仅影响美观,还不耐用。必须用和原来一样的琉璃瓦。

孙机灵(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班主说得对。我已经打听了,洛阳城里有一家窑厂,专门烧制古建筑用的琉璃瓦,咱可以去那里定制。

周班主(点点头):好。机灵,你明天就去洛阳定制琉璃瓦,务必保证规格、颜色和原来的一致。大胆,你带着憨厚去准备木料和工具,要选最好的金丝楠木,保证木构件的质量。钱掌柜,你负责看管账目和采购辅料,账目要记得清清楚楚,不能有半点差错。

三人齐声应答:明白!

周班主(看着福昌阁,眼神坚定):开工!

【赵大胆和李憨厚扛着工具走向主阁,孙机灵收拾行装准备去洛阳,钱抠门则拿出账本,开始记录采购清单。】

场景四:福昌阁施工现场-日

【场景描写】福昌阁施工现场一片忙碌。主阁周围搭起了高高的脚手架,工匠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拆卸朽坏的琉璃瓦,有的在更换檐角的木构件,有的在打磨木料。赵大胆光着膀子,正奋力地拆卸着上层檐的瓦,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淌。李憨厚站在脚手架上,小心翼翼地传递着木料。钱抠门在一旁监督着工人干活,时不时地叮嘱几句“省着点用”。

孙机灵(骑着一匹快马,风尘仆仆地赶回,手里拿着一块琉璃瓦):班主,我回来了!洛阳窑厂的琉璃瓦已经定制好了,这是样品,您看看合不合心意。

周班主(接过琉璃瓦,仔细比对了一下原有瓦的颜色和规格,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和原来的一模一样。什么时候能送货到?

孙机灵(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窑厂老板说,三天后就能送一批过来,剩下的陆续送达,保证不耽误工期。

钱抠门(凑过来,拿起琉璃瓦看了看,皱着眉头):这瓦是不错,就是太贵了,一块顶普通瓦的五倍价钱。

孙机灵(撇了撇嘴):钱掌柜,一分钱一分货嘛。这琉璃瓦耐高温、防水性好,能用几十年呢。

周班主(打断两人的争执):好了,只要瓦的质量没问题,多花点钱也值得。机灵,你去安排一下,让窑厂尽快送货。

【孙机灵点点头,转身离去。赵大胆突然从脚手架上喊了一声。】

赵大胆:班主,您快上来看看!这上层檐的脊兽有点松动了,要不要换一个新的?

周班主(顺着梯子爬上脚手架,来到上层檐,仔细查看脊兽):这脊兽是琉璃烧制的,造型精美,只是底座有些腐朽。不用换,把底座加固一下就行,尽量保留原有构件。

李憨厚(挠了挠头):班主,加固底座是不是要用钉子?可是用钉子会不会损坏脊兽?

周班主(笑了笑):憨厚,你想得很周到。不用钉子,咱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再加上鱼鳔胶,既能加固,又不会损坏脊兽。

【周班主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榫卯结构的拼接方式。赵大胆和李憨厚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点点头。】

钱抠门(在,赶紧下来吃吧。”)

赵大胆(咽了咽口水):太好了,我早就饿了!

【众人从脚手架上下来,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

孙机灵(咬了一口馒头,笑着说):班主,我刚才在山下听说,附近的百姓都在议论,说咱宫束班是京城来的能工巧匠,肯定能把福昌阁修得漂漂亮亮的。

赵大胆(得意地扬了扬头):那是自然!咱宫束班的手艺,可不是吹出来的。

周班主(放下碗筷,神色严肃):大家别骄傲。修古建筑,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构件,每一块瓦,都要精益求精,不能出任何差错。

【众人纷纷点头,继续低头吃饭。远处,香客们在庭院中祭拜,香火缭绕。】

场景五:福昌阁施工现场-夜

【场景描写】夜幕降临,福昌阁周围点亮了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施工现场。大部分工匠都已经休息,只有周班主和孙机灵还在脚手架上,借着灯光查看施工进度。

孙机灵(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班主,都这么晚了,咱也休息吧。明天再接着干。

周班主(摇摇头,眼神专注):再等等。你看这上层檐的瓦,铺得还不够平整,明天得让工匠们重新调整一下。还有这垂檐的角度,也得再校准一下,确保两层檐的线条流畅。

孙机灵(凑近查看,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我刚才都没注意到。

周班主(叹了口气):修古建筑,就是要注重细节。一点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整体的美观和结构的稳定性。福昌阁的垂檐双脊设计,讲究的就是对称和协调,不能有丝毫马虎。

孙机灵(点点头,敬佩地说):班主,您真是太细心了。我以后一定向您学习,做事多留心。

周班主(笑了笑):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还要早起干活,赶紧休息。

【两人从脚手架上下来,熄灭油灯,回住处休息。月光洒在福昌阁上,琉璃瓦泛着淡淡的银光,四角的铜钟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微弱的声响。】

场景六:福昌阁施工现场-日(开工后一个月)

【场景描写】一个月后,福昌阁的修葺工作进展顺利。上层檐的木构件已经更换完毕,琉璃瓦也铺好了大半,垂檐的线条变得流畅优美。庭院中,香客们来来往往,时不时地驻足观看施工进度,对宫束班的手艺赞不绝口。

王大人(在衙役的陪同下,来到福昌阁视察,看着修缮中的主阁,满意地点点头):周班主,你们的进度很快,手艺也确实不错。这垂檐修得和原来一模一样,琉璃瓦铺得也很平整。

周班主(拱手行礼):多谢大人夸奖。这都是弟兄们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一定加快进度,按时完成修缮工作。

钱抠门(连忙上前,脸上堆着笑容):大人,您看我们干活这么卖力,能不能先预支一部分工钱?弟兄们的家用都快接济不上了。

王大人(哈哈一笑):钱掌柜还是这么心急。没问题,来人,给宫束班预支一半工钱。

【衙役递上银子,钱抠门接过银子,笑得合不拢嘴,连忙道谢。】

赵大胆(正在铺下层檐的琉璃瓦,听到动静,探出头来):大人,您放心!再过一个月,保证让您看到一座焕然一新的福昌阁!

李憨厚(站在赵大胆旁边,用力地点点头):对!焕然一新!

孙机灵(拿着一把尺子,正在校准垂檐的角度,笑着说):大人,您看这垂檐的角度,我们已经校准了三遍,保证绝对对称。还有这四角的铜钟,我们也清洗干净了,声音比以前更响亮了。

王大人(走到四角,轻轻拨动铜钟,铜钟发出清脆的“叮咚”声):不错,不错。周班主,继续努力,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王大人在庭院中巡视了一圈,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衙役离开了。】

钱抠门(掂量着手中的银子,喜滋滋地说):还是大人爽快!有了这银子,咱就能给弟兄们改善改善伙食了。

周班主(看着钱抠门,无奈地摇摇头):钱掌柜,先别光顾着高兴。这些银子要省着点用,还有很多辅料需要采购。

孙机灵(凑过来,笑着说):钱掌柜,要不今晚咱就改善伙食,买只鸡,炖一锅鸡汤,给弟兄们补补身子?

赵大胆(一听有鸡汤,连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好啊好啊!我早就想吃鸡肉了!

钱抠门(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行!就听机灵的,今晚炖鸡汤!

【众人欢呼起来,施工的干劲更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