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忠魂何处(2/2)
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清理开周围的杂物。在那军官尸骸的腰侧,我还发现了一个锈蚀严重的铁盒。打开铁盒,里面是一本用油布包裹、却依旧被岁月和潮湿侵蚀得极其脆弱的笔记!
笔记的大部分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认出一些片段:
“……万历十一年……随李总兵出塞……追剿土蛮……”
“……岳武穆王遗法……破骑阵确有奇效……”
“……弟兄们死伤甚众……愧对朝廷……唯望此枪术不至失传……”
落款是一个模糊的姓氏,似乎是个“陈”字。
万历十一年!出塞!李总兵(或许是李成梁?)!岳武穆王遗法!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似乎猛地拼接了起来!
很多年前,一支明军精锐,或许是为了追击蒙古部落,或许是为了执行其他任务,深入到了这片土地。其中一位姓陈的军官,习练着传承自岳飞的枪法,英勇作战,最终却力战殉国,埋骨于此。他的枪,和他的遗憾,一起被埋藏在了这片废墟之下。
而我,杜文钊,阴差阳错,被蒙古部落所救,又得到了这杆或许源自那位陈军官部下、流落草原的岳家枪!
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宿命感,瞬间席卷了我的全身。
我默默地将那具尸骸小心地掩埋,将那断裂的枪头和他葬在一起。那本脆弱的笔记,我小心翼翼地收好,尽管它可能已经无法提供更多具体的枪法,但它是一个证明,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抚摸着手中冰凉的岳家枪,我感觉它的重量,似乎又增加了许多。
它不仅仅是一件兵器。
它承载着一位无名军官的忠魂和遗愿。
它连接着跨越时空的、一种不屈的武勇精神。
老杨头让我把杨家枪传下去。
而这杆岳家枪,则要求我,将它代表的某种东西,也传承下去。
无论我是谁,无论我在哪里。
我站起身,望向城外后金军连绵的营垒,目光冰冷而坚定。
岳家枪,还有传人。
至少,还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