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 第15章 回到爷爷诊所

第15章 回到爷爷诊所(2/2)

目录

为了能治愈这可怕的疾病,他曾在某大学医院的皮肤科住院接受治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却未见丝毫起色。起初,医生给他使用了激素制剂,本以为会有效果,可谁知几乎毫无作用,于是只好无奈地停用了;更糟糕的是,在停用激素制剂后,他竟然发起了高烧,体温高达39.5c,而且这一烧就是大约1周之久。在这漫长的一周里,他的全身不仅红肿得厉害,原本的痂皮也开始剥落,那痛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痛苦的经历,他对激素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再也不敢轻易使用了。此外,他还经常感到头痛,而且以右侧居多,同时,肩部僵硬、腰部疼痛等自觉症状也一直困扰着他。测量血压后发现,其数值为140\/80hg。综合这些症状和体征来看,他的病情属于虚实中间型。

针对他的病情,医生最初给他开了消风散,但令人失望的是,服用后并没有出现任何好转的迹象;接着,医生又尝试给他服用温清饮加连翘,可谁知,这次服药后,病情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恶化的趋势。

在听完患者详细地讲述病情之后,我开始仔细地进行诊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的诊断结果是虚证与瘀血同时存在,这才导致了牛皮癣的发生。

皮肤病中的牛皮癣、瘙痒症、神经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等病症常常会反复发作,而且难以彻底治愈。这些疾病往往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阴血亏损,使得肌肤失去滋养;另一方面则是实邪蕴结在肌肤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采用清热、利湿、疏风、散寒等方法进行治疗,虽然可能会在短期内缓解症状,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

要想真正祛除这些顽固的疾病,常常需要补益津血来滋养肌肤。而在这个时候,黄连阿胶汤就能够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了。于是,我果断地开出了黄连阿胶汤与桂枝茯苓丸料合方,并额外加入了一个卵黄。

具体的组方如下:黄连12克,黄芩6克,白芍10克,鸡子黄2枚,阿胶10克。以上五味药材,首先用600毫升的水将前三味药一起煎煮,待煮取150毫升的药汤后,再将阿胶烊化并加入其中5克,然后放入一枚鸡子黄,搅拌均匀后温服。接着,再继续用同样的方法煎煮一次,同样温服。

【方解】黄连和黄芩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热邪,缓解烦躁不安的症状。芍药、阿胶和鸡子黄则有滋阴养血、补虚润燥的作用,可以滋养阴血,补充身体的亏损。因此,黄连阿胶汤主要用于治疗虚热引起的心烦、心悸、失眠等症状,同时也可用于各种失血和久痢便脓血等病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条文】《伤寒论》第303条记载:“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这里所说的少阴病,是指病邪侵犯少阴经所导致的疾病。当病情发展到二三日以上时,如果出现心中烦躁、难以安卧入睡的症状,说明病人体内本就血虚,邪气已经传入内里,形成了血虚里热的局面,从而导致热扰心神,心烦不得眠。此时,适宜使用黄连阿胶汤来治疗。

一般来说,少阴病常常会转变为厥阴病,但也偶尔会转变为阳明胃病。现在患者在二三日以上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病邪已经转属阳明。由于患者本身血虚,再加上上焦有热邪,所以会导致心烦不得眠。针对这种情况,使用黄连阿胶汤进行治疗是非常合适的。本方治心中烦不得卧,颇似栀子豉汤证,不过本方偏于治虚,而咯血、吐血,或下利腹痛便脓血而虚烦者,用之有验,但栀子豉汤则否。

(辨证要点)虚烦心悸不得眠,手足心热,或下利便脓血者。

本方证的产生是由于少阴表证传入阳明所致,其核心病机为正虚邪实。具体来说,少阴虚寒之邪入里化热,进而损伤津血,导致病情转化为阳明津血亏燥之症。

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这样的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句话明确指出,疼痛、瘙痒以及疮疡类的病症都与心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心主血脉,它负责将津血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发挥其濡养的作用。然而,当人体的心火过于旺盛时,就会灼伤血中的津液,使得血液的运行变得不畅,气血的运行也会受到阻碍。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皮肤肌腠部位,就会引发多种皮肤病。

黄连阿胶汤所针对的血虚热扰病机与上述情况较为契合,特别是对于那些顽固且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往往是由于阴血亏损、肌肤失养所引起的。因此,本方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有着较多的应用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汉方医家非常重视黄连阿胶汤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例如,矢数道明就曾使用黄连阿胶汤来治疗顽固性牛皮癣,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