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能救命的身体信号(2/2)
1.反复发生的腹胀、反酸
反酸、腹胀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如果经常出现,反复发作,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在作祟。长期下去,容易引发胃溃疡,甚至增加胃癌风险。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的细菌,它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频繁的反酸、腹胀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碳13呼气试验等)和胃镜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部病变。
2.明显消瘦
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患者,如果短期内出现容易劳累、疲惫、乏力、食欲减退,以及消化不良性腹泻,尤其在进食肉类后腹泻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全身状态急剧恶化,营养状况变差,消瘦明显,体重急速下降,出现贫血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些都可能是病情恶变的信号。胃溃疡恶变是指胃溃疡发生了癌变,这种情况下的治疗效果通常较差,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胃溃疡恶变。
3.黑便
黑便除了可能是肛肠疾病外,还可能是胃出血。有胃溃疡病史的朋友对此一定要格外警惕。如果溃疡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都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黑便的颜色通常呈柏油样,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内被分解后形成的。如果出现黑便,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血管的求救信号:
1.四肢冰凉、痉挛。四肢冰凉往往是血管问题的明显表现,当血管堵塞时,四肢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滋养,就会变得冰凉。这种情况下,不仅会感觉四肢寒冷,还可能伴有刺痛感或麻木。此外,痉挛也可能是血管问题的信号之一。当动脉硬化发生时,下肢血管的远端可能出现堵塞或狭窄,导致下肢供血不足。由于供血减少,肌肉的营养变差,在低营养高消耗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乳酸代谢异常,酸产物堆积。当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缺血的疼痛,此时人体会不自觉地出现挛缩,这种感受与普通的腿抽筋非常相似,容易造成“腿抽筋”的假象。因此,如果频繁出现四肢冰凉或痉挛,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血管检查。
2.没表情,扑克脸。扑克脸不仅与心情、性格有关,还可能是血管受损的征兆。如果在生活中发现周围的人经常面无表情,要提醒他们去做心血管检查。因为一个人无论是生气、微笑还是悲伤,只要有表情,面部肌肉就会活动。而当心血管系统受损时,身体本能地会降低各种耗氧动作,以减少能量消耗。比如,冠状动脉出现明显狭窄时,人就会感到乏力,自然没有更多力气进行表情反应。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冷漠或无精打采的样子,面部表情减少。因此,观察到亲人或朋友出现这种变化时,建议他们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大脑的求救信号:
1.突然头晕、黑蒙。在吃饭时突然拿不住筷子,或突然出现头晕、黑蒙等症状,这可能是“小中风”发作的表现。“小中风”是局部的脑组织血氧减少或暂时中断,通俗来说,就是大脑突然“短路”。出现“小中风”时,如果没有及时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会发展为导致半边肢体完全瘫痪的“大中风”。小中风”持续时间很短,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短时间内的不适症状,如身体某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说话不利索或突然找不到正确的词语表达、单眼或双眼看东西不清楚或重影、行走困难或平衡失调、头晕、头痛、一过性意识丧失等。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有抽烟、饮酒习惯的人,一旦出现上述突发症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就诊。另外,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及时检查,以预防再次发作和更大规模的中风。
2.丢三落四,脾气变暴躁。老年痴呆或阿斯海默症除了表现为丢三落四、记忆力减退外,还可能出现脾气暴躁、挑剔、多疑、产生幻觉、暴力倾向增加、夜游等现象。轻度阶段:患者会显示出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模糊,难以记住新信息。中度阶段:患者完成复杂任务需要旁人帮助,难以辨认物体和家中成员,夜间活动增加,读写困难,买东西常忘付款等。重度阶段:生活难以自理,很难与人交流,大小便失禁,基本丧失行走、坐、微笑、吞咽等能力,常年卧床不起。这些症状的出现意味着大脑功能受到了严重损害,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眼睛的求救信号:
1.看东西模糊、重影、颜色变淡。随着年纪增长,眼睛出现些许老花是正常的。但如果看东西模糊、重影、颜色变淡,就可能不仅仅是老花问题,而是白内障。白内障的发展因人而异,大多数情况下进展缓慢。有人会先感到中心视力下降,也有人会先出现周边视力下降,有些人会觉得色彩浑浊。其他常见症状还有视力模糊、怕光,看到的物体变暗、变形甚至失明。白内障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增加摔倒和其他意外的风险。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2.眼睛疼、恶心呕吐。还有一种眼病,不仅会出现眼睛疼痛,还会导致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这种病就是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可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头痛、眼胀、恶心呕吐、怕光,虹视(即灯光周围有五彩缤纷的晕圈)等症状,千万别掉以轻心。青光眼的发生通常与眼压升高有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和必要的治疗。
3.视物变形。在各种危害极大的眼病中,黄斑变性是一种较为隐蔽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视物扭曲变形,视力减退。由于不伴随疼痛,所以经常容易被忽视。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心,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负责识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信号。如果黄斑结构发生变化,视力就会下降。由于这种伤害不可逆,延误治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那些有家族史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黄斑变性。
骨骼的求救信号:
1.40岁后逐年变矮。从40岁开始,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每10年大约降低半英寸(约1.27厘米)。如果一年内身高降低超过1英寸(合2.54厘米),或感到取高处物品变得费劲,就要抓紧时间到医院检查是否患骨质疏松症。男性最晚在40岁,女性最晚在45岁时,应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身高。如果半年或一年内身高降低了3~5厘米,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必须到骨科进行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不仅会导致身高降低,还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检测和治疗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2.下蹲困难、关节肿胀。感觉膝关节变形、僵硬、肿胀、疼痛,活动时各个关节“咔咔”响;下蹲困难、双腿行走不便、疼痛,上下楼梯困难。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都说明可能患上了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这种疾病的发生通常与年龄增长、关节过度使用或损伤有关,症状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疼痛和延缓病情进展。
手指疼:
一般小手指和无名指疼痛,可能要考虑是颈6\/7椎间盘出了问题;前臂外侧和拇指食指疼痛麻木,要考虑颈5\/6椎间盘的问题;如果肩痛或上臂疼,可能是颈4\/5椎间盘有问题。手指疼痛和麻木可能是颈椎问题的表现,特别是当疼痛伴随颈部不适或僵硬时,更应该引起注意。颈椎问题不仅会影响手指功能,还可能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因此,出现手指疼痛时,应及时进行颈椎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了解并识别身体各器官的求救信号,是掌握自身健康的重要一步。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避免延误治疗,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与幸福。同时,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以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那么好亲爱的伙伴们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明天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