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 第232章 通的动力是阳气,阳气就是生命力

第232章 通的动力是阳气,阳气就是生命力(2/2)

目录

我记得在阅读傅青主的着作时,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讲述了如何治疗大出血之后的情况。原文是这样说的:“已亡之阴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出血之后,损失的血液不能立刻重新生成,但是如果阴气进一步受损,导致阳气散失,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就会面临终结的危险。因此,“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是治疗这种病症的关键要点。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胃气的问题。胃气通常也被称为中气,它与先天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后天没有先天的滋养就无法生长,而先天没有后天的支持也难以立足。正如《内经》中所说:“五脏皆禀气于胃。”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古人还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种关系,他们把脾胃比作一个锅,而肾气则是锅底的火,这里的肾气实际上就是肾阳。因此,《易经》对于后天脾胃有着明确的记载:“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这意味着,脾胃作为人体后天之本,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就如同太阳是万物的起始一样,脾胃也是保证人体生生不息的关键脏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厚德载物”,这是对脾土的高度赞扬。

后世的治疗方法中,常常采用补中土以溉四旁的原则。通过调节中气的运转,使得五脏都能得到充分的滋养和保障,从而保住人体的元阳。一旦脾胃出现疾病,如果理中汤等常规方法无法奏效,就应该迅速使用四逆汤,这就是所谓的“补火生土”!因为中气受伤还可以救治,但如果肾气受到损伤,正如彭子益所说:“拔阳根,从根拔起”,那么生命就会走向终结。

综上所述,养生和治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重视脾胃和肾。脾肾是人身的两大根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将顾护这两个根本作为第一要务。明代张景岳所着的《景岳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治病之时,假使汝错矣,宁可错以误补,不可失于误攻。误补犹可解救,误攻则噬脐莫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治疗疾病时,如果犯了错误,宁可错误地进行补益,也不能错误地进行攻伐。因为错误地进行补益还可以有解救的方法,而错误地进行攻伐则会让人追悔莫及。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先生在临床实践中一定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弯路,也一定犯过不少错误。毕竟,世界上各行各业都难以避免犯错,但唯独医生这个职业不能犯错,因为一旦犯错,付出的代价就是患者的生命。

因此,我们必须将以上几点铭记于心,时刻牢记,切不可遗忘。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中医治病的原则是以人体的正气为主,以人本身为根本。无论何种疾病,人体正气强盛的,受到邪气侵袭后会从阳化热、化实;而人体正气虚弱的,则会从阴化寒、化虚。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虽然主要是一种养生的大道,但在治疗疾病时,我们也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它提醒我们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患者的正气,避免过度攻伐,以免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也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等方面来增强人体的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阳气一到,百病自消

疾病的本质其实就是瘀和堵,就如同道路上的交通堵塞一样。当温度升高时,就像是给道路上的车辆加了油门,各种瘀堵和酸痛自然会像被疏通的道路一样,自动消失不见。

人是环境的产物,换个角度说,人也是温度的动物。如果我们能够善于观察和了解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并且能够精准地把握好人体各个关键部位的开关,那么只要温度适宜,所有的问题都将如同解开谜题一般,迎刃而解!

我们的生命就像是在天与地之间进行着一场奇妙的交换。我们的生命最初是由父母赋予的,而潜藏在肾脏中的则是先天的精气。然而,仅仅依靠这先天的精气还不足以维持生命的活力和滋养,因此,我们还需要水谷之精华转化而成的气,以及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除了先天的精气,后天的气都是由天地日月所孕育而生的,我们的生命也正是在它们的滋养下得以延续。

在中医理论中,气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其中主要包括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气就像是身体内部的动力源,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津液的生成和运行,维持着脏腑组织间的各种生理活动。可以说,气是身体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气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但它却无处不在。它具有功能性,可以被轻易地转化为温度。正是因为温度达到了一个合适的范围,我们的身体才会感受到温暖和被推动的力量。

然而,当温度不足或者降低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淤阻和酸痛。这种疼痛往往是由于寒气入侵所引起的,无论是四肢的关节疼痛,还是心痛、胃痛、腹痛、头痛等各种疼痛,都可以从寒邪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

当血液的流速减慢时,会出现滞涩和瘀堵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血液就会凝固,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温度对于血液的流动至关重要,它使得血液能够在我们的全身循环不止。因此,维持适宜的温度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意义非凡。那么,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持身体的温度呢?

首先,各种外治法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艾灸、热敷、泡脚等,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外部的热源来给身体加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此外,还有一些比较上乘的外调手法,也能够有效地提升身体的温度。

除了外治法,饮食也是保持身体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温热的、辛辣的食物都具有驱寒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抵御寒冷,保持身体的温暖。当然,在寒冷的天气里,我们还可以通过加衣取暖的方式来保持身体的温度,避免受寒。

总之,无论是外治法还是饮食调节,亦或是加衣取暖,其目的都是为了驱寒,保持我们身体里那宝贵的温度。只有当身体暖和了,我们的心才会感到温暖,生命才会迎来春天,我们生命的潜能才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拥有阳光灿烂的日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