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 > 第21章 药方博弈

第21章 药方博弈(1/2)

目录

“紫魄草”的出现,如同在绝望的黑暗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然而,这道口子并未立刻迎来曙光,反而引出了更复杂的难题。

苏晚晚发现,单独使用“紫魄草”汁液,虽能强力解毒,但其凛冽的寒毒之气,对于本就因吐泻而元气大伤的士兵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几名身体极度虚弱的重症患者在服用初步提炼的药剂后,虽然毒素指标下降,却出现了四肢厥冷、脉象微弱的危象。

“不行,必须配伍。”苏晚晚盯着刚刚失去生命的士兵,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她太过急于求成,忽略了病人身体的承受能力。医者之道,在于平衡,过犹不及。

她将自己关在临时辟出的药室中,对着摇曳的灯火,面前摊开着陈实功的笔记和她自己记录的病例详情。张明德则带着几位略通药理的医官,在外间根据她的要求,不停地尝试各种辅药的配伍和煎煮方法。

“院使,是否加入些温中补气的药材?比如人参、黄芪?”张明德隔着门帘建议。

苏晚晚摇头,声音带着疲惫:“人参壅滞,黄芪升提,于此时邪毒未清、气机逆乱的病体,恐有‘闭门留寇’之弊。”

她想起陈实功笔记中提及的一种思路:“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关键在于找到既能缓和“紫魄草”寒毒,又不影响其解毒效力,甚至能协同增效的药材。

她将目光投向西北本地的一些药材。甘草?甘平,调和诸药,但恐其缓滞,减弱药力。生姜?辛温发散,能制寒毒,但其辛散之性,于津液大伤者不宜……

“试试……饴糖。”苏晚晚忽然开口。饴糖性温,味甘,能补虚缓急,润肺和中,其粘稠之性能包裹药力,缓慢释放,或许能中和“紫魄草”的烈性,同时滋养被毒素摧残的脏腑。

“饴糖?”张明德一愣,这寻常之物,能行吗?

“取其甘缓补中之性,配以适量茯苓健脾渗湿,防止甘腻碍胃。再加少许羌活、独活之类风药,取其轻扬宣散之性,引领药力通达四肢百骸,避免寒邪凝滞。”苏晚晚快速说着,脑中思路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全新的组合,源于经典理论,又结合了现实病情和本地药材特性。

新的方剂很快熬制出来。苏晚晚亲自尝了尝,药汁入口,先是一阵凛冽的清凉(紫魄草),随即一股温和的暖意(饴糖、风药)缓缓化开,带着茯苓的淡渗,感觉比之前纯烈的解毒方要平和许多。

她谨慎地选择了几名身体状况稍好的重症患者试用。几个时辰后,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患者高热渐退,呕吐止住,虽然依旧虚弱,但脉象却稳住了,并未出现之前的寒厥之象!

“成功了!”张明德激动得声音发颤。营区内得知消息的医官和兵士们,也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