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 > 第30章 虚实相生

第30章 虚实相生(1/2)

目录

紫禁城的轮廓终于在望,朱墙金瓦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威严而冰冷的光泽。相较于西北的苍茫与肃杀,这里的繁华之下,潜藏着的是另一种无形却更为致命的危机。苏晚晚端坐于马车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温润的“镇魂石”,心中并无多少功臣凯旋的喜悦,反而如同绷紧的弓弦。

入京仪式依制进行,繁琐而庄重。雍正于乾清宫偏殿单独召见了她。数月不见,皇帝的气色比她离京时好了许多,眉宇间的沉郁却似乎更深了一层,那双眼眸扫过来时,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与审视。

“苏爱卿平身。”雍正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西北之事,你做得很好。肃州军民得以保全,边陲得以稳定,此乃大功。”

“臣不敢居功,此乃皇上天威庇佑,将士用命,臣只是尽了本分。”苏晚晚垂首,回答得滴水不漏。

雍正微微颔首,话锋却是一转:“朕听闻,你在西北,不仅医术通神,更兼有……破邪镇魂之能?”

来了。苏晚晚心中一凛,知道这才是此番召见的重点。那老方士的邪术,以及她以“镇魂石”破之的事情,终究是瞒不过这位耳目通天的帝王。

她深吸一口气,依旧保持着恭谨的姿态:“回皇上,臣不敢妄言神通。那妖道所用,不过是些惑乱心神的药物与伎俩,类似于南疆某些迷幻草药的功效。臣侥幸识破,以银针定穴,辅以清心药物,并借火攻扰乱其心神,方能破之。所谓‘镇魂石’,不过是臣搜集的一些特殊矿石,或许因其材质特殊,能稍安人心,并非什么法力。”她将超自然的现象,尽可能用接近科学的医药原理来解释,既回答了问题,又避免引起帝王对“异端”的猜忌。

雍正深邃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不置可否,只淡淡道:“哦?原来如此。爱卿博闻强识,触类旁通,实属难得。”他并未深究,但苏晚晚知道,他未必全信。

“你离京数月,太医院诸事繁杂,李守仁暂代院使之职,虽无大过,却也……乏善可陈。”雍正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浮沫,“如今你既已回京,太医院之事,还需你多费心。朕,期待着你的‘医学研习馆’,能真正为我大清培养出栋梁之材。”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厚望。”苏晚晚知道,这是让她重新接管太医院,同时也是一种警告——京城,才是她真正的战场,若再出现西北那般“树大招风”的情况,后果难料。

退出乾清宫,苏晚晚回到阔别已久的太医院。院中众人见她归来,神色各异。以张明德为首的年轻太医自然是欢欣鼓舞,而李守仁及其党羽,则面色阴沉,强挤出的笑容也带着几分勉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

苏晚晚并未立刻进行人事调整,只是如常处理积压事务,听取汇报,仿佛西北的波澜从未发生。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双眼睛在暗中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果然,平静不到三日,麻烦便找上门来。

这日,太医院接到坤宁宫懿旨,皇后娘娘凤体违和,心悸不安,夜间难寐,传苏院使即刻前往诊视。

苏晚晚不敢怠慢,收拾药箱前往坤宁宫。皇后乌拉那拉氏斜倚在凤榻上,面色确实有些苍白,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郁色。诊脉之下,脉象细弱而涩,确是心脾两虚,思虑过度之症。

苏晚晚开出温补心脾、养血安神的方子,正要告退,皇后却缓缓开口:“苏院使医术高明,连西北那等凶险之地都能化险为夷,本宫这点小症,想必不在话下。”

“娘娘凤体关乎国本,臣必当尽心。”苏晚晚谨慎回应。

皇后微微颔首,状似无意地叹道:“是啊,国本为重。只是近来宫中流言纷纷,扰得人心不安。说什么西北军中有人倚仗军功,尾大不掉,甚至……与京中某些宗室过往从密,图谋不轨。这些无稽之谈,实在可恨,苏院使你说是不是?”

苏晚晚心中冷笑,这是借皇后之口,敲打她“与边将过往从密”(指王弼)以及路上偶遇弘晟之事了。流言杀人,不见血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