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破碎的普罗米修斯(2/2)
“国轰炸机……转向了!”
通讯官小陈突然大喊,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他甚至拍了一下桌子,差点把键盘掀翻,手掌拍在桌面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他反复确认了三次卫星数据,调用了S国“天狼星号”卫星(分辨率0.2米)和“猎户座号”卫星的双重图像,还对比了航线轨迹,才敢相信眼前的画面,眼睛瞪得大大的,像要从眼眶里跳出来。
屏幕上,两架b-2的机翼突然以15°\/秒的角速度剧烈转向——
这个角度远超b-2的常规机动极限(最大8°\/秒),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强行掰转方向,机翼甚至因为过载泛起了轻微的红光,蒙皮温度迅速攀升到78c;
接近铝合金的软化温度(80c),如果温度再升高2c,蒙皮就会变形,影响飞行安全,飞行员不得不启动冷却系统,白色的冷却剂从机翼边缘喷出,在海面上拖出长长的白雾,像仓皇的尾巴。
机翼蒙皮的红光透过卫星图像看过去,像烧红的铁片,在蓝色的海面上格外显眼。
S国侦察卫星传来的特写画面里,飞行员头上的“意识屏蔽头盔”表面泛着不正常的红光——这种头盔是国2023年最新研发的;
型号h-2023,采用了电磁屏蔽材料,能抵御99%的电磁干扰和意识入侵,单价高达50万美元,可此刻,头盔边缘甚至有轻微的灼烧痕迹,像是被某种能量场直接作用过;
黑色的焦痕在银色的头盔上格外刺眼,头盔内部的显示屏上满是乱码,无法正常显示数据,绿色的字符像瀑布一样往下流。
飞行员的生理监测数据也同步传来:
心率180次\/分(正常上限100次\/分),血氧饱和度85%(正常水平95%以上),脑电图显示“异常慢波”(θ波和δ波增多),说明他们的意识被强行干扰,无法自主控制飞机,只能任由飞机转向,远离东海海沟,像被无形的手操控的木偶。
指挥中心里一片死寂。
只有空调出风口的风声,和操作员们沉重的呼吸声,每个人都盯着屏幕上转向的轰炸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还紧绷的气氛突然松弛下来,有人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
老赵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深色的衬衫贴在身上,勾勒出他消瘦的脊背,他拿起桌上的水杯,一口气喝了半杯,水顺着嘴角流下来,滴在裤子上,他却没工夫擦;
有人互相拥抱,眼里含着泪水——小张和小林紧紧抱在一起,肩膀还在微微发抖,小张说:“我们活下来了……”声音里带着哭腔,泪水打湿了小林的肩膀;
小张甚至拿出手机,想给家人发个平安短信,却发现信号还没恢复,只能对着屏幕里妻子的照片,露出一个疲惫的微笑;手指轻轻抚摸着屏幕上妻子的脸,照片里的妻子笑得很温柔,正对着他挥手。
他点开妻子的对话框,输入“平安”两个字,却因为手还在抖,按错成“平女”,删了又输,反复三次才发出去,虽然没信号,却像完成了某种仪式,心里踏实了不少。
可平静之下,更深的疑惑在蔓延:
那个深海存在,不仅能读取人类的意识、传递记忆影像,还能直接威慑国的核弹——
它说的“净化即是召唤”,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国的核弹不是毁灭深海网络的武器,反而是唤醒更可怕存在的钥匙?
就像人类点燃火炬想驱赶野兽,却没想到火炬的光芒会引来整个兽群?
深海网络到底是什么?
是某种生物群落,还是更高级的文明?
它们在深海里存在了多久?
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被人类发现?
这些问题像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喘不过气。
陆衍之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个消失的信号点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指挥刀——
那是祖父当年参加亚丁湾护航时留下的,刀鞘是紫檀木材质,上面刻着海浪纹,经过多年的摩挲;
木质变得光滑温润,像一块玉,刀柄末端有一个铜制的锚形装饰,铜绿已经有些斑驳,却更显沧桑。
刀鞘上的海浪纹里还嵌着点亚丁湾的细沙,是祖父当年回来时没清理干净的,指尖摸过去,能感觉到沙粒的细小棱角,像握住了两代人的心事。
祖父在2011年亚丁湾护航时,曾遇到过不明水下物体,当时声纳显示速度超过45节,远超常规潜艇,最后消失在印度洋深处,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祖父留下的日记里写着:
“深海有我们不懂的存在,它们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只是这片海洋的主人。我们不该用武力去征服,而该用尊重去沟通。”
当时陆衍之还以为祖父是老糊涂了,现在才明白,祖父说的是对的。
此刻握在手里,这把刀却感觉不到丝毫温度,像握着一块冰。
东海暂时平静了,b-2轰炸机掉头离开了,可他们手里还握着那个与深海网络相连的海底装置——
那东西冰冷的金属外壳下,藏着一块从“海王星号”残骸里打捞出来的“原生神经单元”,约1立方厘米大小,此刻还在微微发光;
蓝色的光芒透过透明的蓝宝石保护罩(厚度10毫米,能抵御100pa压力),在桌面上投下细小的光斑;
像是在与深海保持着某种联系,光斑每10秒闪烁一次,节奏均匀,像在“呼吸”。
光斑落在桌面上,刚好照在陆衍之刚才滴下的一滴汗渍上,
汗渍里映着光斑的蓝,像把深海的一小块黑暗,锁在了这滴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