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 > 第121章 新生命点亮家族希望

第121章 新生命点亮家族希望(1/2)

目录

这道来自陆家定海神针——

陆老爷子的命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迅速在陆家上下及关联圈层激起层层涟漪。

从陆家大宅内的管家、厨师、园丁,到合作单位燕京第三医院的院长、人事部门,每一环都以近乎严苛的最高效率执行,仿佛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休假审批,而是一场关乎家族未来的重要任务。

苏清沅自一年前从江州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调入燕京第三医院后,便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温和的态度,在神经内科领域崭露头角,短短两年就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手下管理着5名住院医师,负责的疑难病例诊疗成功率在医院排名前三。

而陆家管家老周,更是陆家的“活档案”,自1998年进入陆家工作,先后经历了陆家老爷子退休、

陆氏集团上市等重要节点,二十余年里,他经手的事务从未出过差错,大到集团合作谈判的行程安排,小到家人的饮食口味偏好,都记得一清二楚。

接到陆老爷子的命令时,老周正在核对下周陆妈妈参加慈善晚宴的礼服尺寸,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卷尺,从抽屉里取出那本烫金封面的私人通讯录——

这本通讯录里记录的都是与陆家有深度往来的重要人物,每页都标注着联系方式和特殊备注。找到“第三医院王院长”那一页,老周按下了拨号键。

此时,王院长正在医院会议室主持月度项目复盘会,投影仪上正展示着上季度神经内科的诊疗数据,参会的十几位科室主任都在认真做着笔记。

当手机屏幕上跳出“陆家老周”的名字时,王院长的眼神瞬间变了,他连忙抬手示意会议暂停,轻声对身旁的副院长说:

“你先主持一下,我去接个重要电话。”

随后,他拿着手机快步走出会议室,连门都特意轻轻带上,走到走廊尽头的窗边才按下接听键,语气里的恭敬几乎要透过听筒溢出来:“周管家您好!是不是陆家有什么吩咐?”

当得知是苏清沅怀孕需要批长假时,王院长的声音立刻提高了几分,满是喜悦地说道:“恭喜恭喜啊!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陆老夫人要是知道了,肯定得乐坏了!

您放心,苏主任的工作我们早就有预案,我这就让人事部门马上走流程,给她批为期六个月的长假,薪水一分不少照发,连季度奖金都按全额算!

她手头那3个住院病人,我已经安排了神经内科的张主任医师接手,张主任是咱们医院的老专家了,临床经验比我还丰富,后续的诊疗方案都会跟苏主任同步,所有工作都不用她操心。

等她身体彻底恢复好,什么时候想回来上班都可以,岗位一直给她留着!”

挂了电话,王院长立刻拨通了人事科科长的电话,语气严肃地叮嘱:

“马上给苏清沅主任办六个月的带薪休假,今天之内必须把审批流程走完,把通知送到她手上。

另外,再给后勤科说一声,明天开始,每天给苏主任家送新鲜的有机蔬菜和水果,费用从医院行政经费里出。”

王院长心里比谁都清楚,陆家的影响力远不止表面看到的那样。

在军界,陆家老爷子曾是军部的高级将领,手下带出的兵如今遍布各大部队;

在商界,陆氏集团旗下涵盖地产、科技、医疗等多个领域,光是地产公司每年的商业空间设计项目预算就高达8亿元,合作的设计院、建筑公司无一不是行业内的顶尖企业;

在政界,陆家的几位世交更是身居要职。

此前,燕京的一家私立康复医院就因曾为陆老爷子提供过三个月的术后康复服务,后续不仅拿到了陆氏集团员工体检的独家合作权,还成为了陆家关联企业高管的定点康复机构,

仅仅一年时间,医院的营收就增长了30%,净利润更是翻了一番。这样的合作红利,王院长自然不愿错过,更何况苏清沅本身就是医院的骨干医师,

这次卖个人情,既能维护好与陆家的关系,也能让苏清沅更安心地为医院效力,简直是双赢。

与此同时,陆家大院也迎来了久违的热闹。

这座占地近千平方米、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中式园林宅邸,青砖黛瓦间透着厚重的家族底蕴,院内的太湖石、锦鲤池、百年银杏都是当年陆老爷子特意从江南移栽而来。

可自从三个月前陆家老三陆衍之在一次“深渊行动中”意外失踪后,整个大院就像被按下了静音键,沉重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平日里被园丁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冬青树,仿佛都没了精神,叶子边缘渐渐泛黄;

下人们说话时都刻意放低声音,连走路都轻手轻脚,生怕打破这份沉寂;厨房飘出的饭菜香也少了几分烟火气,以往陆妈妈最爱的红烧肉,如今也很少出现在餐桌上。

而苏清沅怀孕的喜讯,如同一束穿透乌云的强光,硬生生撕开了这层阴霾,将希望的光芒洒遍了大院的每个角落。

负责庭院打理的张师傅,今年已经62岁,在陆家工作了整整十年,对这个院子有着深厚的感情。

今早他拿着修枝剪修剪月季时,嘴里不自觉地哼起了经典的喜庆小调《喜洋洋》,那欢快的旋律在庭院里回荡。

以往修剪枝叶时,他总会格外小心,生怕剪坏了花苞,可今天手中的修枝剪却比往常灵活了不少,连那些略微枯萎的枝叶,

都修剪得格外干净利落,修剪下来的花枝,他还特意整理好,打算插在苏清沅房间的花瓶里。

厨房的李厨师,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一大早去菜市场采购食材时,他特意绕到城南的进口水果专卖店,多买了两盒苏清沅爱吃的新鲜草莓和进口蓝莓——

这些水果都是当天从云南空运过来的,每颗草莓都有乒乓球大小,蓝莓则颗颗饱满。

回到厨房,他就开始琢磨下午要做的草莓果酱,还拿出笔记本,计划着接下来每天给苏清沅搭配营养餐:

周一做清蒸鲈鱼补充蛋白质,周二炖乌鸡山药汤补气血,周三准备虾仁滑蛋和清炒时蔬……连切菜时,菜刀落在菜板上的节奏都透着轻快,以往沉闷的厨房,如今满是叮叮当当的欢快声响。

整个大院里,随处可见下人们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

负责打扫卫生的刘阿姨,擦窗户时都忍不住对着玻璃里的自己笑;负责接送苏清沅上下班的司机老陈,特意把车座换成了更柔软的靠垫,还在车里放了苏清沅喜欢的轻音乐;

连门口的保安张叔,看到进出的熟人,都会笑着跟人分享“苏主任怀孕了”的喜讯。

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甜甜的喜悦气息,院中的锦鲤也比往常活跃,一群群地在池塘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偶尔还会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水花。

熟悉陆家情况的人都知道,陆家这一代的四个孩子,各个都十分出色,却也各有各的“让家长操心”之处,尤其是在个人问题上,更是让陆老爷子和陆妈妈愁白了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