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愿望陷阱与锚定抉择(2/2)
这是他第一次在构建和强化“锚点”的过程中,主动运用规则修改能力来“防御”。消耗巨大,但他成功了!那股强烈的被拉扯感骤然减轻,幻象如同潮水般退去。他踉跄一步,扶住墙壁,大口喘息,冷汗涔涔。
“我……没事。”他对担忧的同事摆摆手,“只是……有点低血糖。”
他迅速离开了隔离区,心中骇然。这次遭遇证明了两点:第一,“愿望鬼”极其危险,它能敏锐地捕捉并放大内心的欲望;第二,他新构建的“情感锚点”结合微小的规则防御,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这种认知层面的侵蚀!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必须尽快解决“愿望鬼”事件,否则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而解决方法……
一个危险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形。“愿望鬼”的力量核心在于利用愿望扭曲规则。那么,能否利用这一点,进行一次反向操作?不是许下愿望,而是……“献祭”一个愿望?或者说,主动提供一个强烈但“无害”的愿望作为诱饵,引导其规则力量显形,从而找出其核心规律并加以限制或封印?
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诱饵”。这个愿望必须足够强烈真实,能吸引“愿望鬼”,但又不能涉及现实规则的重大改变,以免玩火自焚。他想到了自己那个“情感锚点”。能否以“暂时清晰地回忆起一段温暖往事”作为愿望?这个愿望强烈(对他而言),且实现后只会作用于他自身意识,不会直接影响外部现实,相对可控。
但这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主动引狼入室,将自身的意识弱点暴露给一个未知的灵异存在。
回到办公室,张元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是稳妥起见,跟随小组按部就班地调查(这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期间更多人受害,且他自身持续暴露在风险中)?还是兵行险着,主动设局?
他想起了规则铭文的警告,想起了杨间冰冷的注视,想起了记忆不断流失的恐惧。他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了。
最终,对尽快获得清晰记忆(哪怕只是暂时的)以强化锚点的渴望,以及解决事件消除威胁的必要性,压倒了对风险的恐惧。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撰写一份高度机密的行动方案草案,核心就是利用自身作为“诱饵”,引导并定位“愿望鬼”的规则核心。他知道,这个方案一旦提交,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杨间和“数据幽灵”的密切关注。
但他别无选择。这又是一场刀尖上的赌博,赌注是他的意识清醒,甚至可能是他的灵魂。他将方案加密,准备发送给孙教授和赵建国。在点击发送的前一刻,他再次触碰了一下意识深处的那个锚点。
冰冷,但坚实。
“但愿这次……锚点能撑得住。”他低声自语,按下了发送键。新的风暴,即将因他的抉择而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