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退婚商户女?状元郎,你高攀不起!16(2/2)
谁不知道沈妙青是商户女出身?
纵然有些急智,于诗词歌赋这等“正统”学问上,岂能与科班出身的进士相比?
这分明是赵家一系的人,想让她在擅长的领域出丑!
赵月柔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
林清远也皱起眉头,心中复杂,既希望沈妙青出丑,又隐隐觉得不妥。
众人都以为沈妙青会推辞,或是作出平庸之句贻笑大方。
然而,沈妙青缓缓放下茶盏,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位学士。
微微一笑,笑容清浅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
“大人过誉了。妙青才疏学浅,不敢与诸位进士老爷比肩。
不过,既然大人有命,妙青便献丑,作一首小诗,以咏今日琼林之景,聊博诸位一笑。”
她站起身,并未离席,略一沉吟,清越的声音便响彻水轩。
“琼林宴饮沐天光,碧水潺潺映华章。
昔日寒窗磨铁砚,今朝金榜题名扬。
莫道商贾无风骨,巾帼亦能守纲常。
愿效松柏凌霜雪,忠心一片报君王。”
诗成,满场寂静!
这首诗,看似简单直白,却意境开阔!
前两联应景,赞美琼林盛宴与新科进士。
第三联笔锋一转,直抒胸臆——“莫道商贾无风骨,巾帼亦能守纲常”。
这分明是对世俗偏见的铿锵回应,更是她自身经历与气节的写照!
最后一句“愿效松柏凌霜雪,忠心一片报君王”,更是将格调拔高,表达了不畏艰难、忠君报国的决心!
这哪里是商户女能作出的诗?
这气魄,这风骨,简直堪比朝中忠良!
尤其结合她献治水策、制玻璃利国利民的事迹,更显得此诗真情实感,绝非无病呻吟!
短暂的寂静后,主位上的亲王率先抚掌赞叹。
“好!好一个莫道商贾无风骨,巾帼亦能守纲常!沈宜人此诗,有情有景,有骨有气,当浮一大白!”
重臣们纷纷附和,赞叹不已。
就连一些原本对沈妙青心存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此诗确实作得漂亮,无可挑剔。
新科进士们更是面面相觑,不少人心生敬佩。
他们苦读诗书,所作之诗却多为应制之作,缺乏真性情。
沈妙青这首诗,反倒显得他们有些匠气了。
林清远脸色阵红阵白,他方才那首精心雕琢的诗,与沈妙青这首一比,高下立判!
他感觉自己状元的脸面,被狠狠踩在了地上!
赵月柔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她万万没想到,沈妙青竟有如此急才!
非但没出丑,反而大出风头!
她安排的人,反倒成了沈妙青的垫脚石!
沈妙青微微躬身。
“王爷谬赞,妙青愧不敢当。”
神色依旧平静,仿佛刚才那首惊艳四座的诗,不过是信手拈来。
经此一事,再无人敢小觑这位“商户诰命”。
宴会后半程,甚至有不少贵妇和官员主动与沈妙青交谈,态度颇为客气。
沈妙青应对得体,言谈间不经意透露出的对商事、匠艺的见解,也让一些务实派的官员暗暗点头。
宴会终了,沈妙青在众人复杂目光的注视下,从容告退。
自始至终,她没有多看林清远和赵月柔一眼,仿佛他们只是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这种彻头彻尾的无视,比任何嘲讽和报复,都更让林清远和赵月柔感到难堪和刺痛!
沈妙青走出琼林苑,初夏的阳光洒在她身上,诰命礼服上的刺绣泛着淡淡金光。
她知道,今日之后,“商户女”的标签,将被“诰命宜人”和“才女”的光环所取代。
而林清远和赵家,在她攀升的路上,又一次成为了可笑的背景板。
复仇的棋局,她已牢牢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