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 > 第61章 惊蛰前的雷声:资产避险与暗室微光

第61章 惊蛰前的雷声:资产避险与暗室微光(1/2)

目录

二月的尾巴,空气中依旧弥漫着冬日的寒意,但阳光停留的时间明显变长了,偶尔还能听到屋檐下冰棱融化的滴水声,像是季节更迭的微弱序曲。双门洞郑家,在那场惊天动地的冲突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薄冰般的平静。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不同的人,正沿着各自的轨迹,悄然运行。

对银珠而言,这份被迫的“宁静”正是她所需要的。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已经开学,学业压力虽不如冲刺阶段那般疯狂,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依旧不容小觑。她像一台精密仪器,规律地运转着:学校、图书馆、家(如果那还能称之为家的话)。她的大部分心思,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这个令人窒息的方寸之地,而是投向了更广阔的、关乎未来生存的棋盘。

一个周六的下午,银珠照例在区立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区查阅资料。她需要完成一篇关于韩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论述文,这是大学可能需要的知识储备。她翻阅着近期的《东亚日报》、《朝鲜日报》,各种经济数据、专家评论、政府政策眼花缭乱。表面上,韩国经济在奥运会后正享受着荣光,股市一片欣欣向荣,地产价格攀升,到处都洋溢着乐观的情绪。

然而,当银珠的目光扫过一些不太起眼的国际版块和分析文章深处时,一些关键词像冰冷的针,刺入了她的脑海:“贸易逆差扩大”、“外债高企”、“通货膨胀压力”、“美元加息预期”、“日本泡沫经济风险”……这些零散的信息,与她前世作为网络写手查阅资料时,偶然瞥见的关于“韩国80年代末经济危机”的模糊记忆碎片,逐渐重合、清晰起来!

她记得并不十分确切,但有一个时间点像烙印一样刻在记忆里:就在1989年底到1990年初,韩国将会遭遇一场严重的金融风暴,股市暴跌,本币贬值,无数企业破产,很多中产家庭的财富灰飞烟灭!

一股寒意顺着银珠的脊椎爬升,让她握着报纸的手微微发凉。她之前凭借模糊记忆投资股票,赚取了第一桶金,但那更多是基于对某些特定行业(如奥运会相关、未来科技雏形)的长期看好。而这次,她“预见”的是一场系统性的、毁灭性的危机!她的所有资产——股票账户里尚未套现的部分、以及刚刚到手的汉南洞商铺租金收益,如果继续留在市场里,很可能在年底那场风暴中大幅缩水,甚至血本无归!

『欧尼?怎么了?你的手好凉。』原身银珠的意识敏感地察觉到了她的异常。

“危机……要来了。”穿越者银珠在心中默念,眼神锐利地扫过报纸上那些唱多的评论,心中冷笑。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并不美妙,反而充满了紧迫感和巨大的压力。她必须立刻行动,在风暴来临前,将所有的风险资产转换为安全的“诺亚方舟”。

接下来的几天,银珠表现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和高效。她利用午休和放学后的时间,频繁前往证券营业部(她已成年,可以独立操作)。她没有像一些疯狂的投机者那样,一次性全部抛售引起市场注意,而是采取了极其谨慎的策略:分批、分时、小额度地卖出她持有的所有股票。

营业部里人声鼎沸,电子显示屏上一片飘红,股民们脸上洋溢着狂热和贪婪。只有银珠,静静地坐在角落的终端机前,面无表情地敲击着键盘,将那些代表着财富数字的股票,一点点地兑换成实实在在的韩元,转入她的银行账户。每卖出一笔,她的心就安定一分。

“小姐,这支股涨势正好呢,现在卖多可惜啊!”一个热心(或者说多事)的营业员大叔看到银珠的操作,忍不住提醒道。

银珠抬起头,露出一个符合她年龄的、略带腼腆和犹豫的笑容:“谢谢大叔。我……我家里急用钱,没办法。”

大叔理解地点点头,不再多说。银珠内心却毫无波澜:可惜?等到年底,你们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可惜”了。

与此同时,她加快了汉南洞商铺的出租流程。在与租客(那家文具店老板)最终签订正式租赁合同时,她巧妙地增加了一个条款:“鉴于当前经济不确定性,租金支付方式改为按月支付,并需提前支付一个月租金作为押金。”这既是为了增加现金流灵活性,也是一种潜在的风险防范。文具店老板虽然觉得有点麻烦,但看在位置和租金还算合理的份上,也同意了。

短短一周多时间,银珠完成了一次悄无声息却至关重要的资产大转移。股票账户几乎清空,只留下了极少量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商铺租赁合同签订,第一笔租金和押金到手。她将所有资金整合,大部分换成了美元现钞(基于对韩元贬值的预期),小心地藏匿在冠岳洞房子的秘密之处,只留下一小部分韩元作为日常开销和大学初期的费用。

做完这一切,银珠站在冠岳洞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着窗外夕阳的余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包裹了她。虽然这些钱可能因为她的提前退出,少赚了最后几个月的疯狂涨幅,但比起年底可能面临的腰斩甚至更糟,这无疑是明智之举。现在,她可以真正无后顾之忧地迎接大学生活了。

在银珠忙于处理“外部危机”的同时,郑家内部的微妙平衡仍在持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