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 > 第125章 理念交融,心意相通

第125章 理念交融,心意相通(1/2)

目录

第一百二十五章:理念交融,心意相通

汉城的清晨,细雨绵绵,为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水汽。银珠早早来到医院,昨夜与朴基正晚餐时关于医疗案件的热烈讨论仍在脑海中回响。她换上白大褂,正准备开始每日的巡房,护士长却神色严肃地叫住了她。

“郑医生,金教授让你马上去他办公室一趟,好像……是关于昨天朴检察官来调查的那个案子。”

银珠心中一凛,有种不祥的预感。她快步走向金教授的办公室,敲门进入。金教授坐在办公桌后,脸色不太好看,桌上正摊开着金明哲老先生的病历档案。

“郑医生,你来了。”金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昨天检察院的朴检察官来,调阅了3床金老先生的病历,并就病情危重程度咨询了你,是吗?”

“是的,教授。”银珠坦然承认,“是关于一起可能涉及保险欺诈的案件,需要专业的医学意见。”

“嗯。”金教授沉吟片刻,语气带着一丝不满,“但是,我今早接到医务科的电话,说病人家属,也就是金老先生的儿子,投诉你与检察官的陈述‘损害了患者利益’,认为你轻描淡写了他父亲当时的危重情况,可能导致保险赔付缩水。”

银珠愣住了,没想到家属会倒打一耙。她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解释:“教授,我向朴检察官陈述的内容,完全基于客观病历和医学事实。金老先生入院时确是pd急性发作,情况危重,但经过及时有效抢救,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我明确指出了‘病情危重’与‘随时可能猝死’在医学定义上的区别,这并非轻描淡写,而是严谨的专业判断。”

“我知道你的专业能力,郑医生。”金教授的语气缓和了些,但忧虑未消,“但是,你要明白,现在医患关系复杂,家属有时候并不理解专业的医学界定。他们只觉得医生‘帮外人说话’。这件事可大可小,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甚至影响科室和医院的声誉。”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是内科的科室主任,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也听说了此事,前来了解情况。

“小金啊,怎么回事?听说我们科的实习医生被家属投诉了?”主任看向金教授,又看了看银珠,目光中带着审视。

金教授简要说明了情况。主任听完,眉头微蹙,对银珠说:“郑医生,你坚持专业原则是对的。但是,作为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有时候也需要讲究沟通方法和灵活性。在配合司法调查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更委婉地表达,或者提前与科室沟通,统一口径,避免授人以柄?”

这是一种出于保护意味的“老成”建议,却让银珠感到一种无形的束缚。她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道:“主任,金教授,我非常感谢你们的指导和关心。但我认为,医生的职责首先是尊重事实和科学。在司法案件中,提供客观、准确的医学证据,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对患者和社会负责。如果因为担心纠纷就模糊医学真相,不仅违背了医者的初心,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建立健康的医患信任和法治环境。”

她顿了顿,继续道:“关于家属的误解,我愿意亲自与他们再次沟通,耐心解释医学判断的依据。我相信,只要真诚沟通,大部分人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味回避或妥协,反而可能让家属产生更多猜疑。”

银珠的这番话,不卑不亢,既尊重了上级,也坚守了自己的专业操守。金教授和主任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和赞赏。这位新来的实习医生,不仅业务能力出色,更有一种难得的原则性和勇气。

“好吧。”主任最终点了点头,“郑医生,你有自己的主见,这很好。这件事就按你的想法去处理,与家属沟通时注意方式方法,科室会支持你。但是,下次再遇到类似需要配合重要外部调查的情况,最好先跟上级医生通个气。”

“是,主任,我明白了。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银珠微微躬身。

离开办公室,银珠轻轻舒了口气。这次小小的风波,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践行医者信念并非一帆风顺,往往需要在各种压力和复杂关系中寻找平衡点。

下午,银珠主动联系了金老先生的儿子,约他在医院休息区见面。起初,对方情绪依然激动,但银珠没有争辩,而是拿出心电图、血气分析单等客观指标,一条一条耐心解释,说明当时抢救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以及医学上对“生命危险”的界定标准。

“金先生,我理解您为父亲担忧的心情,也明白您对保险赔付的期望。但作为医生,我的职责是陈述事实。夸大病情或许能暂时获得更多赔付,但一旦被核实,反而可能构成欺诈,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我相信,金老先生也希望家人能够诚实、坦然地面对一切。”银珠的语气始终平和而真诚。

或许是银珠的坦诚和专业打动了他,又或许是意识到了其中的法律风险,金先生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最终表示理解,并撤回了投诉。

处理完这件事,银珠感到些许疲惫,但内心却更加踏实。她刚回到医生办公室,手机就响了,是朴基正。

“银珠,没打扰你工作吧?”朴基正的声音传来,带着关切,“我听说……金老先生的家属有些情绪,还投诉了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