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汉末年小山匪 > 第209章 临危受命的秦颉

第209章 临危受命的秦颉(1/2)

目录

清平4年的4月,天气渐渐转暖,幸好有了助手满山和满河,徐庶总理才不至于累死。

陈森也一样,忙得要死,今年要在全国普及红薯、土豆、玉米、辣椒和甜菜的种植,于是,把植树造林总指挥的职务丢给了助手满江。

在清平世界的4月,到处是忙碌又快乐的老百姓,忙碌有收获,快乐来自收获带来的生活富足。

4月初的大汉朝廷,有一个机构很忙,它就是校事府,作为大汉的特务、情报机构,每天都有大量的校事和校尉从大汉各地赶来洛阳传递情报。

自从秦朝有了特务情报机构内史府、中尉府(不是黑冰台)之后,大汉朝合二为一成立了校事府,机构不同,名称不同,职能却是相同。

卢植成功地围困住了广宗城,像是一针兴奋剂,让大汉朝廷一下子原形毕露了。原本想要叛变投敌的官员们,不再安静,不再观望,一下子恢复了贪婪无耻的本性。

好多天没有贪玩的刘宏,在4月2日又做出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任命江夏都尉秦颉为南阳郡太守,立即带着原有兵马前去平叛;二是封赏前太尉杨赐为临晋侯、尚书令、廷尉。

杨赐,字伯献,弘农郡华阴县人。出身名门,历任郎中、少府、太守、大将军府掾、太常卿、光禄勋、司空、太尉等职。在任期间廉洁自律,有“悬鱼太守”的美称。在熹平五年预言太平教要造反,向刘宏谏言抓捕张角三兄弟。

杨赐的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官至太尉。

这一次刘宏赏赐杨赐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愧疚;当初把杨赐的太尉撸了,是为了卖官给张温赚取1亿五铢钱。

大汉的贪腐、黑暗严重到什么程度,刘宏比谁都清楚。现在,刘宏对官员的任命、提拔,在朝堂上无人反对,是因为他们也需要有人去平叛。

在大汉的这个年代,能臣干吏都是“尿壶”,需要的时候提起来,用完了就得放一边。“尿壶”的使用权不属于刘宏,而是属于世家大族,他仅仅是被使唤这个人,像是一个家奴。

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都是三个原因:土地兼并、皇权旁落和皇家没钱。这三个“绝症”刘宏全得了,自从暗中和清平世界交好之后,内帑有钱了,因此不再卖官鬻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